.有两样东西,愈是经常和持久地思考它们,对它们日久弥新和不断增长之魅力以及崇敬之情就愈加充实着心灵:我头顶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准则——康德。
今夜晚自习下课查好学生作息以后,马上23点了,在回家的路上,道路两旁的路灯已熄灭,但道路上却有柔和的亮光,情不自禁抬头看看天空,好久没有看到这样安静皎洁的月光了,那么安静,那么柔和,马路上几乎没有嘈杂的车声,只有我一个人,我突然想起,原来现在的天空还是可以这么深邃浩渺,上初中的时候,学校距离家较远,每天很晚才回家,尤其是在月初或者月末,天黑的时候,山路崎岖,我极度渴望有月亮早早升起,可以为我照亮回家的路,那个时候一早一晚可以给我照亮前行的只有夜晚的月亮,那个时候在心里的发誓,做一个可以照亮别人前行的月亮,使得在黑夜里行走的人不再孤单和害怕,今夜很幸运地再一次遇到这样明亮的月亮,才回想起了小时候的梦想。
走上教师这个岗位有几年了,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有自己的设想,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可以支持学生坚持梦想的老师,做一轮给学生照亮前行月亮。几年过去了,在功利教育的驱使下,周而复始,年复一年的在上课,严厉要求,大量布置作业,不分昼夜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而且还美其名曰一个也不丢下,为了学生好。只有这样学生获得高分,才是我们老师生存的根本,这些年在重复做着一件事情,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拼命地把学生推向痛苦的学习,灌输给学生一种思想:付出一定有收获,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于是孩子们在灿烂的花季只有单调的学习。有好多在我们老师眼里所谓的“差生”对学习充满了恐惧感和厌烦感。我们似乎全然不顾人格的培养和为以后人生奠基。把爱因斯坦的那句至理名言,人的智慧决不会偏离目标。所谓教育,是忘却了在校学的全部内容之后剩下的本领。似乎全忘记了。
拼命把自己推向繁忙而且还不清楚的琐碎的工作中,拼命做一位领导赏识的“好老师”,那就是付出、付出、再付出。我们很少想过,我们的教育除了分数还应该有些其他的什么。于是我们只顾低头觅食,心中的道德准则荡然无存。于是我们不再有时间抬头看看天空,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对于我们来讲已剩下授业。使自己的思维定格在授业。自己在这几年里用一个方式在上课,用一个方法去要求学生,如同现代企业里采用标准化生产,送走一届又一届学生,每次经过教室的门口,都会看看学生是否在学习,还是聚在一起说笑,打闹。自己的专业化几乎一点没有发展,把学生训练城一个个考试得分的机器,老师成了生产标准件的操作者,老师成了学生的监视者。老师成了学生梦想的扼杀者。
于是我想起了一个经典哲学故事:
牧羊人忽左忽右自顾自地向前走着。牧羊人后面跟着一只羊,尽管羊没有用绳拴着,但羊却如影随形地跟在牧羊人后面,也忽左忽右地走着,寸步不离。
哲学家见了,感到很奇怪,便问牧羊人:“你并没有用绳牵着羊,羊怎么会紧跟你不离呢?”牧羊人回答说:“拴住羊的不是绳索,而是你对羊的关照和怜爱。”
牧羊人的回答,让哲学家由此想到: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也不是靠有形“绳索”的看管和限制,而是靠无形之爱的呵护和关怀尊重。现在我们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似乎只有这冷冰冰的数字。
今夜偶尔抬头看看天空,看到了几乎遗忘的月亮,和遗忘的梦想,才突然想起以前的事情,思绪万千,纵观中外历史,因为仰望天空,哥白尼坚持观测天体运动30年而不懈,终于大胆提出了“日心说”。因为仰望天空,开普勒承前启后,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因为仰望天空,爱因斯坦把宇宙作为自己探究的对象,建立了相对论学说和量子理论,实现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过程的又一次飞跃。如今我们仰望教育的天空,天空有时候乌云密布,有时被尘埃遮住,我们育人应该坚持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成长、关注学生品格的形成。我坚信教育的天空必定是晴空万里,只要一个又一个育人工作者坚持最初的教育本质。
仰望苍穹审视天意,人类模糊的精神世界得到澄清。西塞罗说:“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是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而每当康德“静静地伫立仰望那浩渺深邃的蔚蓝色的天空时,一种永恒的肃穆和生命的崇高庄严便油然而生——仿佛上帝在叩响自己的额头,一股神秘而伟大的授意如光涛般汹涌而来……”。贝多芬大声宣告:“打开心坎的东西,必定来自天空!苍穹启示哲人和天才的灵感,纯洁人类的灵魂,是人类文明不竭的源泉。
星空开启科学心智,是催生人类智慧的起点。星空之下,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科学之真中涵盖了美与幸福,是人类思想自由翱翔的双翅。那么从今夜起,让我们抬头仰望星空,对我们的教育进行思考,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那么从今夜起,让我们低头捡起教育梦想,做学生梦想的引领者,而不是梦想的扼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