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 要: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突显。由此,作为高校后勤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管控,就显得非常重要。受高校学生人数的影响,后勤在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上的难度较大。若要科学、有效的开展管控工作,须建立起相应的机制,加强针对员工的监督及食品的监管。
关键词:高校后勤;食品安全风险;管控;途径
食品安全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后勤部门最为重视的问题。毕竟,高校的人员主体是大学生,若是在食品安全上出现问题,将极大影响校园的和谐稳定;同时,也将使学校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
然而,在管控食品安全的方式上,的确给高校后勤部门造成了不小的难题。这一难题,归因于几个方面的因素:(1)高校食堂每天食品原材料的购进数量较大,这本身就对食品安全风险的管控增加了难度;(2)高校小卖部所售卖的商品,是否存在安全问题,还没完全形成监管的长效机制;(3)食品原材料在上游环节出现的问题,高校后勤部门几乎无法确认。诸如此类,后勤部门压力巨大。
为此,本文以“高校后勤管理中食品安全风险管控途径的探讨”为题,其目的就在于:构建一定的机制,来最大化的规避高校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高校在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中的困境对高校在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中的困境进行分析,能够使具体的实施途径更加具有可行性。由于在职能部门职责的定位,及其它客观环境的差异性,各高校所面临的困境有所不同。因此,这里仅就几个共性问题进行阐述。
(一)食品原材料上游的安全风险难以监控
前不久出现在河南的“瘦肉精”事件,便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案例。高校食堂在采购农副产品时,存在数量大、品项多等特征。由于,受到部门员工人数的制约,不可能针对每一项产品进行检测与管理。同时,也不具备检测的能力。因此,若是在食品原材料的上游出现了诸如上述风险,几乎无能为力。毕竟,上述非法行为的产生,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二)食品原材料数量较大影响库存管理的实施
高校食堂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在不同年级,将分别面临外出实训、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寻找工作等活动。同时,一年中也有寒假与暑假的离校期。由此,食堂部门在面对学校学生人数的波动,便受到食品原材料数量较大的影响,很难适从。在库存管理方面,可能由于食品原材料的过期,而产生食品安全风险。
(三)学校超市的食品安全监管还不完善
除了一日三餐,学生平时食品的主要购买场所便是学校的超市。该超市同样受到上述学生在校人数波动的影响,可能形成商品积压。然而,如面包、蛋糕一类的食品,其保质期是很短的。结果,由于商品积压便造成过了保质期还在售卖的现象。必然,产生食品安全风险。
二、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的机制构建根据管理学原理可知: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仍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探讨。这里,将在组织资源的框架下来构建上述机制。“组织资源”是管理学中的核心概念,其包括:人与物两个要素,人在组织资源中占据中心地位。在食品安全风险管控中,人就体现为员工;物就体现为食品。
(一)对员工的监督机制
后勤部门的员工由食堂一线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组成。许多高校的超市是对外承包的,因此,在管理上采取其它方式。在对后勤员工的管理中,应建立正式的规章制度。员工在按照规章制度的实施效果,应直接与年终考核挂钩。
在规章制度的设计上,除了常规关于安全的条款外,还须引入有关激励机制的条文。激励机制分为:正激励与负激励。由此,在规章制度的实施上,应能量化后勤部门员工的工作绩效,在年终考核后进行相应的奖励与处罚。并且,后勤部门的管理者,应不定期对部门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调研;同时,还应从学生方面获取员工工作态度的相关信息。当然,针对后勤员工的岗位职责,进行定期培训与督促,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二)对食品的监管机制
食品又可以区分为:成品、食品原材料;其中,对食品原材料的监管是关键。因此,本文这里引入“声誉约束机制”,在解决食品原材料的监管问题。高校应定点向农副产品出售机构,采购食品原材料。这样,就在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的同时;也使农副产品的出售机构,因担心声誉受损而不敢采取违法、违规行为。因为,一旦不道德行为被后勤部门查获,该机构即使不构成违法,也会因声誉问题而可能永远退出这个领域。从而,在经济利益上为自己带来极大的损害。然而,剩余约束机制能否有效,关键就在于高校后勤部门与之合作的稳定性如何。因此,本文建议:高校在定点向农副产品出售机构,采购食品原材料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来对农副产品出售机构进行筛选。
三、还应注意的方面关于高校超市的食品安全问题,由于其所面对的学生群体的量,不象食堂部门那么大,在对其食品监管方面有时还存在空白。因此,本文还强调:应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来规避上述食品监管的不足。
如,建立超市承包人员的进入审批制度;引入学生对超市食品的监督机制,等等。由此可见,各高校后勤部门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来给出适应性的解决方案。思路与实施途径是很多的。
四、小结对高校食品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将极大的维护高校的稳定,以及支撑和谐校园的形成。高校后勤部门,通过完善员工管理制度,实施定点采购制度等方式,将有效减少食品风险的发生。与此同时,通过不定期审查承包人员的治理状态,严厉处理违规销售行为,有效防范超市食品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1]
杜必文.
高校后勤管理改革探析[J].
黑河学刊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