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作为班主任、语文科任,也是学校诗词励志德育研究课题组的成员,在班主任工作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诗词励志的教育,如08届313班,三年来诗教积极分子较多,诗词作者也较多,08年该班学生考上东中的人数也最多。09届306班,学生在备考的紧张气氛中,我积极鼓励同学在备战中考中“挂诗词云帆,济人生沧海”,用诗词励志,用诗词减压,09年中考该班60人参加中考,36人进重点分数线,重点率达60%。
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对学生进行诗词励志德育工作。
一.作为班主任我把更多的关爱、鼓励倾注给班内的后进生。
案例1:09届306班李某,男,是体育特长生,在区运会上拿了两项第一为学校争了光。但他对学习无兴趣,上课不守纪律,有一次还在课堂上偷玩手机,最喜欢的是说话,很多学生对他有意见。但他优点也不少,喜欢帮老师忙,责任心强。为了限制他少惹事,我把班级体育工作交给他,让他担任体育委员,并提醒他负责辅导体育项目差的同学,不少同学在他帮助下体育成绩有了提高,同学关系得到改善,而体育老师也多次表扬他体育课组织能力强。作为班主任我也以此为突破口,鼓励他在文科读背和课堂纪律上下功夫,并去他家家访,送他一首《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让他感觉到老师的关爱,时间的可贵。经过反复教育,李同学行为有了改观,后来顺利通过中考。今年教师节,他从高一学校特地打电话向我报喜:“黄老师,我在作文比赛中获得学校三等奖,我还清楚记得您家访时送我的《明日歌》。”听着这个以前不爱学习的同学在电话那头念着《明日歌》,我在慨叹:小李已经懂事了,应该不会再蹉跎岁月了。
反思:爱差生,绝对不是迁就他们的缺点和错误的无原则的爱,要找准教育转化的突破口。差生的稳定工作做的好,班级的成功才更易取得。
二.作为班主任应多角度了解学习优秀生,让其智商、情商等多方面发展。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自然会得到老师的关注,特别是初三学习仍然出类拔萃的学生更容易得到老师的欢心,觉得这就是班级学习的楷模。但一次班里的投票结果却让我对此类学生有了新的认识。
案例2:学校要每个班的团支部选出2名优秀团干,6名优秀团员。本想钦点姓蔡的女同学,她是团支书,也是班里的“学习标兵”,心想她是优秀团干的最佳人选,后来觉得还是公平起见,让全班同学在符合条件的团员中根据名额投票产生。投票的结果是,我心目中的这位“优秀团干”的不二人选得票比其他团干低了一些,按名额只能是“优秀团员”了。后来我私下了解了一些学生,学生说这团支书没有其他两位高票的团干肯帮同学,同学有学习问题向她请教,她总推脱,较自私。这就是普通学生对“班级学习标兵”的评价吗?她的学习成绩——“智商”是大家学习的榜样,她在情商方面的如此表现可不值得效仿啊!后来我结合此次投票结果,对她进行了疏导,告诉她帮同学能让自己的知识更巩固,“有竞争才好玩”、“助人是快乐的源泉”,“ 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希望她能在各方面都能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在反复的名人名言,古诗名句的熏陶下,该生认同了老师的教导,之后经常可以看见她帮同学解难答疑的身影了。在她的带动下,班里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该班在今年中考中重点率达60%,而蔡同学也“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以777.4的高分荣获09中考梅州市总分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反思:老师评价一位学生不能把“成绩”作为唯一标尺,应多方面了解学生,既看到学生的闪光点,也应看到不足之处,不断查缺补漏,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
案例3:有次课间,有同学来办公室告诉我班上一位成绩优秀的女同学在座位上哭得很厉害,得知这一情况,我迅速赶到班里,看见几位同学围着那位眼睛哭得红红的女同学,一直自信满满的她怎会这样呢?后来的谈心中,她坦诚告诉我最近因忙数学竞赛,致使化学科呈下滑趋势,科任老师找她交谈,她觉得是自己没安排好时间,辜负了老师的期望,对不起关心自己的老师,于是哭了……我知道是学习的重压让她有点吃不消了,看她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我鼓励她说:“哭出来,压力也释放不少了呢!适当的哭泣、身体锻炼等也是解压的有效途径,但老师更希望看见你纯纯的笑脸,找一些励志的诗词来鼓励自己吧!”后来她在初三这一年的诗词抄写本上找到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竞成,破斧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两首,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过后一段时间观察她已迈过了这个坎,变得更阳光了。在中考中这位女同学也以高分考取了重点中学,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反思:毕业班学生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不小,作为班主任应更多地给予学生心理辅导,我觉得用诗词给学生励志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它可化解学生一部分的压力,舒缓他们的焦虑情绪,让他们轻装上阵,身心健康发展。
在今后的班主任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会一如继往地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诗词励志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实现“诗词润幼苗,励志育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