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竭力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促使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最终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 兴趣 中学生
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思想政治学科的现状着实令人堪忧,属于所谓的“豆芽科”,中考时政史合占100分,有的地方是开卷考试,有的地方甚至不计入总分。在分数决定学生一切的今天,学生的学习也明显带有功利性,许多学生坦率地说“思想政治课不是做其它作业就是打瞌睡,为学习其它课养精蓄锐”。思想政治课也因此经常被语数外理化等课占用。同时,再加上许多学校无专职教师或专职教师少,因为是“豆芽科”而由部分学校行政兼职,即所谓的挂几节课,以后好上职称,有的由班主任或其它工作量不够的教师兼职,在这样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学科要想有它的一席之地,要让学生喜欢思想政治课,有兴趣学习思想政治课,提高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质量,那是难上加难的事。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认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人们进行学习和创造性劳动的动力。”所以,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是初中政治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内容应贴近生活
寓教于乐,增强教学趣味,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思想政治课所教授的基本原理,如果不采取积极有趣的娱乐方式教学,就会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成为简单被动的空洞教条说教,使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反之,如果寓教于乐,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并且愿意主动地学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趣味性和感染力,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例如,在讲“我知我家,我爱我家”这一课题时,我课前做好调查工作,知道学生其实很爱自己的父母,只是现在和父母在学习与娱乐、穿着与打扮等许多问题上缺乏有效的沟通,矛盾很多,导致孩子嫌父母唠叨,而父母则认为孩子越大越不听话,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紧张。针对这一现状,教学中应将学生所关心的这些问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这样既完成了教学内容,又使学生在解决自身实际问题上有所借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增加了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
[1]。
二、善用时政,培养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中学生进行时事教育,引导他们了解当前国内外重大经济、政治、科技现象,对于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都有重要意义。时政教育可采取不同的方法,或利用课堂进行新闻报道,或在课外举行新闻讲座,或组织时政兴趣小组等,对一些重大时事向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材料,帮助学生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并通过讲解,学生豁然开朗,特别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初三《思想品德》第三课《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时,联系2008年3月l4日在西藏发生暴力事件。先让学生看叛乱分子在拉萨进行的打、砸、抢、烧等暴力行为的录像,分析达赖集团在境外与帝国主义分裂祖国的活动情况,联系解放以来西藏发生的重大变化,从而使学生看清达赖的反动本质,增强历史责任感
[2]。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钻研兴趣
影视文化已成为学生喜闻乐见而又接受最多的文化形式之一,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人格修养,审美趣味以及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还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影视文化的教育方式来进行,把沉睡在学生身上的潜能激活起来,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在思想品德课领域的学习兴趣和钻研能力。结合教材,每周用2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影视文化教育。把一些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科教片放给学生观看。如观看《甲午风云》,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落后,封建政府的腐败无能,对侵略者卑躬屈膝以及爱国将领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观看《居里夫人》,了解居里夫人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事迹。观看《上甘岭》《大决战》《开国大典》等影片,了解新中国的诞生是千百万中华优秀儿女浴血奋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学生懂得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而更勤奋地学习。通过观看影片,学生清楚地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科学家的成长,对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历史人物也有了公正的评价。
四、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兴趣
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兴趣,首先要创造一种活泼的气氛,营造一个良好的思考环境,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使每个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去探究。有效的学习方式都是个性化的,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和内在感受。对问题的看法,有不同与他人的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思想品德课教学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共性思维,更要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只有个性思维得到发展,才能称得上创新。原则方面,要使学生达到共识。对于一些具有探讨性研究性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勇于探索,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百家争鸣。教师只有尊重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创造富有个性的发展时空,才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兴趣。
综上所述,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的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的要求愈来愈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热爱思想政治教学,勇于探索,勇于改革,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思想政治课教学搞得更好。
参考文献:
[1] 冷继强、冷凤玲、张尊永,浅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网络财富[J],2010(8):120-121。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