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前苏联心理学家赞科夫曾说过:“只有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维,感情和词语。”这说明:兴趣将促使学生迸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去学习、探索。而多年来,一直困扰我们作文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学生的“作文恐惧症”, 每次遇到作文练笔时,学生就抓耳挠腮,唉声叹气,觉得无话可说,没有什么可写的。这个问题,在我们农村小学尤为突出。因此,消除学生畏难恐惧情绪,激发作文兴趣是推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提高作文教学水平极为关键的一环。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我做了 如下几点尝试。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一堂作文指导课,情境是至关重要的。良好的情境氛围,就如鲜花招引蜜蜂那样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使他们在美好的情境中能展开思路,从头脑中提取已经储存的信息作为题材,写出自己的起初经历和真实感受。我认为,让学生进入情境,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想一想,学生就能较准确地抓住事物的特征,从中发现美,感知美,唤起表达的欲望,从而激发起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在作文教学中,我采用音乐小品、话剧、编故事、猜谜语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将所要表达的主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视野和认识能力组织材料,组织故事在脑子里,然后把各类故事由学生组成小组改成话剧表演出来,学生很有兴趣。他们经过讨论,都能根据剧情,塑造自己的角色,因为表演是生动的,又是直观的,在由学生把故事用文字叙述出来,就容易做到有内容,有个性,有文采。通过情境教学,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作文练习之中。
二、摘记美文,培养兴趣。现在学生由于课业负担重,时间紧,平时很少有课外阅读,因此在写作文的时候总觉得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无感而发,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应要求学生每人应有一个摘抄本,对平时看到的好词好句好段子,随时记录下来,利用课余时间背诵积累。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意所欲,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讲究趣味,引发兴趣。 “学生是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教育家皮亚杰如斯说.兴趣常常由新异事物的刺激而产生,只要给予孩子富有趣味性和新内容的图片、文字或语言材料,点燃他们的写作热情,他们便会放飞想象的翅膀,积极投入写作中去。”首先,作文题目要在“趣”字上下工夫,把题目命到学生的心坎上,学生才会童心闪烁,文采飞扬,焕发生命的活力。教材的作文题目比较普通,我们可以更换题目,为学生设置有趣的习作练习,如:《童年趣事》《童年傻事》《十二生肖趣谈》、《我家的“皇帝”》、《我班的“天王”》《心中的星》等练习写人写事,有趣的话题自然引起学生探寻的 。
儿童天生就是一个幻想家,他们脑里装着道不尽说不完的奇思妙想。给孩子们一个话题,他们的思路就会向外扩展,以活跃灵动的想象,海阔天空的思想,创造出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空间。如:《外星人与我》、《20年后的家乡》、《太空之旅》,这样富有启发性与想象性的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此时的习作已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契合心灵满足需要的方式。还要提倡学生自主拟题,让学生做喜欢的游戏,做了写;看精彩的节目,看了写;让学生写诚实的话;写自己想写的小故事、科幻作文……注意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给予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想,无拘无束地说,挥洒自如地写,有创意地表达自我个性。
四、积极引导,提升兴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起学生的想象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在与我们一起学习,认为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产生超越的自豪感。”在学习园地、校园板报栏、学生作文集上,发表学生的一两篇作文,在课堂上范读他们的习作……对他们无疑都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学生都是好表扬、爱模仿的。教师只有善于引导,才能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 及时鼓励,哪怕只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或只是只言片语,都能诱发他们潜藏的情感。比如作文前的指导,要变教师讲为学生观察或讨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广泛加入,增强兴趣,活跃思维,以其达到从容成文之效果。儿童天生就是一个幻想家,他们脑里装着道不尽说不完的奇思妙想,一些富有启发性与想象性的话题自然引起学生探寻的欲望,给孩子们一个话题,他们的思路就会向外扩展,以活跃灵动的想象,海阔天空的思想,创造出五光十色、绚丽多姿的空间。此时的习作已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契合心灵满足需要的方式。还要提倡学生自主拟题,让学生做喜欢的游戏,做了写;看精彩的节目,看了写;让学生 写 实在的事;写自己想写的小故事、科幻作文……注意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给予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自在地想,无拘无束地说,挥洒自如地写,有创意地表达自我个性。
五、懂得修改,巩固兴趣。传统的作文教学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使学生厌写作文,怕写作文,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单班层次教学”的规律,我们将学生分成A 、B两个小组,分别予以指导,让学生“小以小成,大以大成”,变厌写作文,怕写作文为爱写作文,想写作文。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优生,重点放在训练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拓展思路,一题多作,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写作的适应性。对于后进生的作文,要适当增设台阶,减少坡度,降低难度,首先是提供材料,然后是提供范文,再是提出要求。材料要丰富,范文应作讲解,要求要具体单一。由于难度小,要求具体,这部分学生也会觉得有东西可写。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