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世纪”已经到来,人类社会的许多重大问题需要生物科学的进步去解决。面对新时代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生物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成为了生物教师们的当务之急。长期以来因过于强调系统的知识传授而导致“看似充实却毫无趣味”的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现状,急切呼唤“让中学生物课堂散发出更多的愉快气息”,构建中学“愉快型生物课堂”已成为我们一线生物教师,肩负时代的重托和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愉快教学”呢?结合生物教学与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物趣味”与“愉快课堂”相结合
生物课内容丰富多彩,生物界千姿百态,奇趣横生;中学生物课的教材编排,着眼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教材的可读性强,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实物、自然景象、教具、实验、幽默语言等进行组织教学,定能做到让生物课堂充满欢乐气氛,让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
1、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绪论课是生物学的起始课,是学生真正接触生物学的开始,是引领学生步入生物学殿堂的起点,也是向学生展示生物学科魅力的第一课,能在绪论课上引导学生逐步了解生物、生物与人类的关系、生物学的科学成就及最新进展,建立他们对探寻生命奥妙的兴趣,以后的教学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绪论课上我们依据课本但不局限于课本,通过学生自己讲解的生物小故事、教师前沿生物技术的展示、生物相关剪辑影片的欣赏,引导他们将自身兴趣转变为探究规律及原理的强烈求知欲望。
2、巧妙地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幽默语言,可使教师的授课变得风趣诙谐,亦可使教学顿时轻松自在。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例如在《人体的营养》一章中,讲到水在人体中的含量最高时,我感叹道:“难怪《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说:女人是水做的。其实我发现男人也是水做的!”学生在笑声中对“水在人体中的含量”有了更鲜活的理解。在生物课堂上,如果我们教师多运用一些幽默语言,会使学生的精神轻松起来,盼着上我们的生物课。
3、引用与生物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故事进行教学,能使课堂产生愉快的学习气氛。在讲授“细胞是一个统一整体”这一知识点中,因为微观的知识相对比较抽象而较难理解,我引入伊索寓言中的“胃与腿的对话”:胃与腿各自认为自己的力量大,因而发生了争吵。腿说它支撑起整个身体走路力量大,而胃说若没有它把营养不断输送给四肢,腿连动一下也难,两者各执一词,争吵不休。学生通过这则寓言得出结论:人体各个器官虽然功能不一,但只有各就各位、各尽其能,才能统一协调,健康成长,说明人体(个体水平)是一个整体。物以类比,细胞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一个统一整体,组成细胞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等等问题也迎刃而解。在生物教学中恰当运用寓言故事或民间小故事生动、形象的描述,把单调、正规的生物术语变得生动有趣、通俗易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生物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研究方法的实验科学,结合生物教学内容,设计演示或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些趣味的生物实验,让学生通过观赏生动鲜明的实验现象,激发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学习 “蝗虫”一节前,我布置给学生一个兴趣小实验 , 回家捉两只蝗虫,并将甲蝗虫的头部浸入水中,而将乙蝗虫的腹部浸入水中,观察哪只蝗虫会先死去,进而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并思考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上课时,根据课前实验恰当地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讨论,由于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学习,因而他们更加投入,也更加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对所学的内容印象也更深。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或观察各种生物现象的方法,把“外在”的生物信息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定能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
5、多媒体教学能帮助教师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美感、兴趣与创造力,是实施“愉快教学”的有效途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越来越普遍,这无疑为教师进行“愉快教学”提供了另一种途径。例如在学习“传染病”时,播放山东省卫生厅制作的手足口病预防歌曲动画,这首歌通过轻快的音调以及形象的解释,使学生们能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习到知识;比如在“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节中,通过运用视频图像和美丽的图片,形象地描绘鸟儿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使学生对照自身的感知,能很快的体会到鸟儿适于空中飞行的能力,这样可以快速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多媒体集文、图、声于一体,形式生动多样。它动态、立体、全方位的观察效果,弥补了传统生物教学挂图或模型呆板枯燥的缺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渐入学习佳境,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发掘“生物兴趣”,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教学任务和要求,这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好办法。
二、“第二课堂”建设创设“愉快情境”
生物“第二课堂”是课外活动,更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发展和延伸,也是生物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课堂”不仅能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牢固,而且能给学生提供知识有理论到实践的动手机会,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使学生体会到运用生物知识的快乐。例如在课下进行“做间谍、写密信”活动,学生通过用含有淀粉的生物材料写一封密信给自己的朋友,待到纸干后跟普通纸上没有区别,但是滴加碘酒后迅速显现出蓝色的字迹,体验到了一把当007的感觉。通过这种“第二课堂”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进一步巩固了“淀粉遇碘变蓝”的特性。
综上所述,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实践,身临其境去观察感悟,可以给每个学生成功的机会和体验,而这又会转化为学生进一步提高的强大动力。当然“愉快教学”还有很多的注意事项,譬如幽默语言的运用时要适时恰当,当学生注意力转移时,能使其迅速的恢复,精神饱满地完成一节课的学习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生物一线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的实现“愉快教学”,进一步提高当代中学生的生物学综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