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健字:人本管理;班主任工作 ;运用
一、人本管理的基本内涵
以人为本是人本管理的主要理念,在管理的过程中确立人处于管理的主导地位,以此调动人的客观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来达到组织的管理目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切管理活动。依据这一人本管理的理念,实现高中管理的以人为本。为此,作为高中班主任要积极的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留给学生更多自主空间,以此产生学生的主动参与性的积极性和实现班级的管理愿望,达到管理班级事务的效果。
二、班主任在工作中实施人本管理策略的运用
(一)营造人本管理气氛
班主任实施班级事务人本管理,就是实现管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管理工作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所以,班主任在管理中需营造一种宽松,平等,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1.班主任的教育理念要切实改变。作为班级的决策者和管理者的班主任,其教育思想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思维。在管理班级事务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管理,教育学生,而不是传统的那种以卡,管,罚为主的教育管理模式。
2.以人为本就是要对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尊重。每个人都有其基本的需求,每个人的需求或许不尽相同,但是尊重确实众多人中公认的一个基本需求,他们的这种基本需求是否达到满意程度,将对这个人的基本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班主任对学生的人格能够的到尊重,思想感情能够得到理解,个性能够得到尊重,对学生的过失能够给予宽容,这就为班级事务的人本管理营造了一个良好氛围。
3.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不断的增强。班级实施人本管理班主任要认识到自己管理的中心是学生,要清晰的认识到自己在管理中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要认识到在管理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是学生,自己的角色就是围绕指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并富有创造性的参与到班内的一切活动。
(二)创设人本管理平台
班主任工作要想有效的实施人本管理,还有必要给学生个性的培养以机会和场所,因此就必须给学生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在班级的多维的人体活动中得到锻炼。
1、人本化在班务管理中的应用。全靠班主任自己的力量管理班级事务是有限的,班级的事物要有集体讨论确定,班主任在这个过程中不搞一言堂,充当一个参谋的角色,给予学生更充足的自主管理权限,这是实施人本管理的主要基础。详细的说是: (l)班干部选举实施民主制。在选任班级干部的问题上要采取班级民主选举,竞争上岗,让学生做好班级管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现在高中学生的心理需求,以此调动了整个班级的集体竞争的意识。 (2)班级干部实施轮任制。班内干部上到班长,下到各科代表实施在学期内的轮换任制,并且实施之日副班主任制,这样能够使得班内更多的人有机会实战自己的组织才能并得到有效的发展。
2、人本化的组织班级活动。班内一切活动的开展都必须要征求广大学生的意见,尊重大家的情感,比如班会开展的主题,课外活动的组织等,这样让学生感觉到被尊重的一种精神体现。 (l)人本化的决策活动。人本化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为根本,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因此班级活动,不论是课外还是课内活动,都必须体现人本管理精神,班主任可以将活动方案在活动前制定好,并将活动方案拿到班内进行讨论,对其加以修改,以此保证活动的有效进行。(2)人本化的参与活动。公共性质的活动,最好让学生都能够参加,比如,某一专项的活动,参与社会调查,组织郊游,奉献爱心等等。个性展示活动,也应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对有的学生老师只能是引导而已,不能强求。
(三)引进人本评价机制
学生自身才是其个性发展的主要动力,班级引入人本管理机制只是学生个性培养的重要驱动力。
1、人本化的机制评价。学生是个性培养的主体,因此评价机制也应该是人本化的。 (1)人本化的评价形式,从时间上来说,可以是月评家或者学期评价,从对象来说,可以是自我评价或者他人评价。(2)人本化的评价内容。学生只要在任意方面有所进步,都要及时的对其给予肯定 (3)人本化的评价过程。要合理结合评价小组和集体评价,坚持评价的公平,公正原则。
2、人本化的激励机制。实施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励人,激励的依据也应是人本化的。(1)目标一理性激励。学生个体发展自始至终是有明确目标的,班主任要依据高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洞察学生的心理,关注个性发展轨迹,让学生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这就是民主确定的班级奋斗目标和由学生共同建立的良好的班风。(2)评优一光环激励。通过经常性和评优和评级,促进学生的个性培养。树立典型以个性荣誉或集体荣誉来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促进学生个性和共性的协调发展。人本管理强调的就是“人”,要尊重人,关心人,鞭策人,培养人。学校管理最根本的问题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持有积极态度的教师来引导富有创造个性的学生去塑造完善的自我、成功的自我,如是人本管理就能取得成效。
三、结论
班级事务的管理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各项工作的成败,因此,班主任在对班级的管理和认识中不断的提高和注入新的管理理念。管理要从人性的心理出发,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展示学生的本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既要注意科学性,方法性又要注意艺术性。同时提升教育者的人格魅力,加强修养,对班级管理工作调整相应策略,优化教育方式,达到最佳教育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丁雪琴. 以人为本的中小学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 2006
[2]陈璀瑛. 中学教师“以人为本”的管理研究[D].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2007, (03)
[3] 穆林彦, 万杰. 浅谈“沟通”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9, (11)
[4] 马海玉, 田国胜. 关于班级人本化管理的初步探析[J]. 大众文艺(理论), 200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