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中技职业指导教学存在的问题,采取活动教学法进行运用,实践表明,活动教学法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活动教学法,使得职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保证。
关键词:职业指导 技工学校 活动教学法
一、中技职业指导教学现状及分析
很多老师没有意识到中技生和高技生的差别,也没有弄明白职业指导课程的特点,还是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来教授,有的也采取了行为导向教学法,但只是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具体表现一是满堂灌,以老师为中心,导致学生不爱听;而是行为导向方法过高估计中技生的水平,设计的活动学生难以参与。职业指导课想要的补充就业所需的综合能力这个教学目标无法达到。目前教学的缺点在于:
1.针对性不强:中技和高技是两个不同的层次,表现在学生的理解力、执行力等方面,对于高技生可以多一些采取大脑风暴法和案例分析法等侧重于分析的教学活动。但中技生的教学方法不能这样。而目前很多教学没有有效将中高技的教学分开,一般以高技为主,忽视了中技生思维较简单,但比较活动好动这一特点。
2.教学效果不理想:采取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在台上“满堂灌”或以高技生为主的分析理解教学法,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吸引力不强,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活动教学法的基本理念
活动教学法,也称活动型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一般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设置,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去学习知识的课堂教学方法或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以活动教学法为主、教学效果显著的课堂模式称之为活动教学模式,也简称为“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咨询者或者指导者;二是教学内容以提升能力为本,通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来提升能力。
三、活动教学法在中技职业指导课堂上的实践
在职业指导课程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笔者运用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教学,包括项目活动、情景模拟、户外活动等,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学习热情,不断提高职业指导的教学效果,在活动中就工作中需要的意识得到认识,是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提高。
1.项目活动法
根据职业指导内容,设计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深刻感受,通过活动后的心得,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这种方式比老师说很多内容的重要性都要强,这种体会对学生的触动非常大。
如在责任意识模块,设计“护蛋”活动。要求学生在一天24小时内都必须让鸡蛋寸步不离自己身边,最后完整传给下一个同学。通过这个活动,在这之前说的责任的重要性得了验证,效果非常好。
再如在质量意识中,设计“多米若骨牌”的活动,在骨牌不断的倒下又被竖起的过程中,每一小小木块的作用就得到的扩大,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通过活动心得,使得本教学目标得到很好的落实。
2.模拟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
模拟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在人为营造的情境或环境里学习某种职业或行为所需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求职面试中的方法与技巧等环节的教学过程,招聘活动直接搬上课堂、设计营造氛围真实的面试场景,一切在真实职场上能遇到的情况都尽量无缝对接。使学生充分体验将来要面对的招聘环境,熟悉面试步骤,了解面试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老师模拟招聘人,学生以求职者身份,前来求职面试,其他同学观摩点评,整个面试活动将对职业礼仪、专业技能、职业态度、团队精神等进行考核。
3.分组竞争训练法
在训练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集中训练,按组完成规定的任务。如在团队合作模块,要求全组在没有纸稿的基础上,由全组成员记住将近50步不同行进路线,并要竞争那个组在最快时间内准确完成。通过这种竞赛,使得每组团队训练效果很明显的显示出来,可以看出那组组长指导有方,组员精诚合作,小组的沟通非常好等很多问题,也让竞赛中表现差一些的同学意识到自身在哪些方面的不足,有助于他们的进步。
四、活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典型示范,身教胜于言传
课堂就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演练场,教师的行为应该给学生以示范,自己的形象就是学生的榜样,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教学过程应尊重学生、注重每个细节的引导。
2.课堂上适度鼓励和理性引导
行为教学法使课堂变得越来越开放,教师需要用理性和智慧来应对,教师不能无主见地附和学生,而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价值引领作用。教师要学会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保证教学得以按照规定的目的、内容进行;掌握体验活动的“度”,真正起到组织、指导、启发和提供信息的作用,避免让学生“放任自流”。还要注意不能一味地追求感官的刺激,不能为情境而情境,为行为而行为,而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当中完成态度、观念的改变,技能、素养的提高。
五、小结
教学实践证明,在中技生职业指导教学中引入活动教学法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方法有理论、有实践,互动性和可操作性强,是提高学生求职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经过行为导向法模拟训练过的学生,求职时显得目标明确、心理稳定、举止得体,展现出了良好的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魏启晋,刘祥.论陶行知的职业教育要素观及其当代价值[J].职业教育研究2009,(7):159-160.
[2]邓泳.中职学校<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教学工作存在不足与对策初探[J].中国商界,2009,(5):170.
[3]梁春玲.浅谈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开展技工学校的职业指导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