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进一步指出,为实现这个目标,语文课程应承担起“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的任务。中国有句古话"神仙本是凡人造",这句话道出了一条真理:创造力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才能。创造是人的全部体力和智力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的一种活动,是一种高级心理过程,而心理过程是人脑的机能,因此任何人都有创造的禀赋,问题在于要善于发现它们并且加以发展。目前大多数的中学生一打开作文本就觉得无话可说,即使强找话说也是胡拼乱凑,乃至强词夺理,原因何在?主要在于学生没有启发自己的创造思维,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也没有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下是我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些方法。
一、抓住有利时机,激活创造欲望
夸美纽斯说:“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是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去,那么它就会乐意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所以要让学生有“饥饿感”,产生“写作欲”,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捕捉学生思维的最佳状态,结合阅读,借题发挥,开展生动活泼的写作训练。
(1)创造情景,快速成文
如讲驳论文时,为了引导学生正确掌握驳论文的写作方法,针对“中学生应不应该穿校服”展开小辩论,个个跃跃欲试,思维飞扬,正方、反方观点鲜明,论据确凿,当堂成文,效果显著。还可利用图片、音乐创设情景,发展学生想象思维,如听阎维文的《父亲》学生边听音乐,边写作,结果学生文章个个感情真挚,动人心弦。
(2)循循诱导,展开联想
《皇帝的新装》留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更有无穷的讽刺意蕴,我就引导学生续写“大典完毕之后”,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一气呵成。再如教授完《孔乙己》布置《孔乙己之死》的续写训练,有的同学写孔乙己在冰天雪地的除夕之夜死在丁举人的大门口,运用对比方式揭示封建科举制的罪恶。当然除了续写也可改写、扩写。
(3)锁定良机,即兴创作
去年冬天,雪花不知在哪睡懒觉,直至今春3月姗姗来到仙境蓬莱,语文课上不少同学心驰神往,凭窗眺望, 啧啧不已。我索性让学生以雪为题、即兴咏作。结果大大超乎我的想象,散文、诗歌、故事、戏剧,情趣盎然,妙笔生花。
学生有了写作欲望和写作灵感,是否就一定能写好作文了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因为还需要启发学生的写作想象。一个文思敏捷,会写文章的人,往往想象十分丰富,脑子里受到某一事物的触发,就会联想到许多有关的人和事,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景。一个会想象的人,脑中宛如有活水,涟漪波澜, 层叠不穷。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 "想象力如此重要,下笔作文就要让自己的思想插上翅膀奋力翱翔。
二、放飞想象的翅膀,释放创造空间
想象力要充分地表现出来必须得有一股“痴”劲,要多做“梦”,达到忘我境界,才能梦想成真,想象训练可分三步。
1、狗尾续貂──续写作文。续写是让学生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合情合理的重新创作,学生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往往在续写中得以充分表现。一次我让学生续写《孔乙己》,学生的创新思维表现得淋漓尽致:有的写孔乙己被人救后大彻大悟,参加了革命党;有的写孔乙己遭遇老同学范进,倍受奚落羞辱;有的写孔乙己通过时空隧道来到今天的都市大街,竟傻乎乎的去给“一网情深”网吧纠正招牌的错别字;有的写孔乙己冥冥中来到鬼城,竟在阎王欲发签把他打入十八层地狱之时,与阎王争辩“死”有多少个同义词,秉性难改,酸气十足…
2、见智见仁──看图作文。看图作文既可考查学生对画面内容的概括力,更可考查学生对画外内容的想象力。一些风景画、连环画主要是画面内容的描绘,而一些漫画则主要是看学生从中受到何启发。看图作文很能看出学生个性思维,同样的题材“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
3、异想天开──幻想作文。要训练学生想象力,还要敢于让学生去对陌生的未知世界进行想象,要鼓励学生去幻想,写2049年10月1日那一天,我国成立100周年国庆节的情景;写2080年底我国的环保状况;甚至写3000年水星上地球村的状况。要求符合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同学们为了写好想象练笔的内容,除了要进行丰富的想象力,还要翻阅大量科技书籍,学习最新的科技知识,读一些科学幻想小说。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有步骤地进行想象训练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既要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要注意其思维水平,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还应注意,每次训练后都要让学生总结得与失,让学生在讨论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训练具有“作文脑操”性质,既有套路,又要常练常新,我在教学工作中将继续努力去探究它的规律。
三、打破定势,多角度发散思维,培养思维方法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多运用定向思维的思维方式,使学生思想僵化,不敢创新,不敢越雷池半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运用思维,从多角度、多元化、多思维的去考虑问题,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
因而,教师可以有目的的训练学生几种思维的方法:
1、发散思维训练
发散性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多角度着眼,搜寻多种可能性,从多方面探讨答案的思维过程。它不满足于已有的思维成果,总在探索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比如写“粉笔”,可以作如下发散:色彩——洁白,形体——短小,原料——纯净,质地——坚硬,属性——易碎,脾性——默然……再如以“雪”为题,可以想到以下主题:赞美它的洁白无暇、一尘不染,赞美它温暖大地、滋润万物的奉献精神;鞭挞他的冷酷无情,所到之处千山枯寂、万木萧条;鞭挞它的虚伪懦弱——以洁白掩饰世界……
2、逆向思维训练
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是指与人们惯常的思维方式相反的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写出创新作文是一条有效途径。比如,过去人们一直把“管宁割席”作为不慕虚荣、不贪金钱的高贵品质来大加赞颂,但也可启发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反其意而用之。果然,有一位学生就写了一篇《从“管宁割席”说开去》,从另一角度指出管宁对有缺点和错误的朋友应积极帮助其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而不应该“一刀两断”去“割席”。文章独出心裁,很有新意。辩证法告诉我们,世上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但事实上人们总是习惯于认识事物此一面,而忽视其彼一面,如从彼一面去探索,就会有新颖独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