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公务员腐败心理的产生原因及遏制对策分析
公务员腐败心理的产生原因及遏制对策分析
来源:互联网 sk006 | 韦万民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腐败心理    产生原因   对策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公务员的腐败行为是一种很复杂的社会现象,其腐败心理的形成除了他们自身思想道德品质的主观因素外,其心理因素方面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腐败的产生的原因,进而寻求遏制腐败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腐败心理    产生原因   对策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行为都受着一定心理的支配。人的腐败行为也不例外。现实中的社会病态心理对腐败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诸如社会分配不公、权钱交易、行贿受贿、买官卖官等社会丑恶现象,使人们在社会活动中接受的消极信号太多,如果不能正确把握,心理就会失去平衡。可以说,心理失衡是导致国务员走向腐化堕落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病态社会心理产生的客观因素,也是诱发各种犯罪的一种很重要的心理基础。但是,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人的主观因素是产生腐败心理的决定性因素。

一、产生腐败心理的五大原因

(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投机心理。这种心理仍然存在于个别素质不高、心术不正的领导干部之中,并有在社会许多有“权”的人中渗透蔓延之势。这些所谓有“权”的人,利用职权,从个人和小团体利益出发,不惜以牺牲国家和人民利益为代价,奉行“有权不用,过时作废”的信条,千方百计地以权谋私,拼命去搜刮不正当利益,追求部分小团体和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二)生活消费上互相攀比的虚荣心理。一些公务员以前是比较贫困,但是参加工作后接触到的都是一些有钱人,在有钱人的影响下,形成了生活上的盲目攀比,甚至形成超前消费和畸形消费的习惯。这样,一些消费欲望高而实际收入低的人心理越来越不平衡,个别胆大的便想歪门邪道。于是,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了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腐败之路。

(三)工作作风上的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这是一种值得忧虑的社会流行病,其症状是体现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短期行为。表现最为突出的是,一些党政首脑不是把工作目标放在长远,而是一味追求所谓政绩,企图在短期内得到升迁和提拔。所以,为了政绩上去,官员说假话、做假数据、假样板。其结果对当地老百姓就惨了,政绩上去了,干部升迁了,但所工作地仍然山河依旧,有的甚至后退。

(四)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消极心理。这种社会病态心理现象既是某些消极腐败行为对现实心理环境不断刺激恶化的结果,也是诱发各种消极腐败行为的重要原因。他们看到一些社会分配不公或消极腐败的现象,就片面地夸张和放大社会的阴暗面,自觉或不自觉地原谅了自己的某些不正常的举动乃至不合法的要求。

(五)侥幸心理。这是腐败分子腐化堕落的一个重要诱因。一些官员过分迷信自己的权力,认为自己是老板,即使有点劣迹,也无人敢碰、敢惹,甚至认为认为自己很聪明、做得很巧妙,行贿者不会把丑事抖露出去。在这种侥幸心理支配下,一次次伸出贪婪的手,收下金钱和财物,甚至还有美女,完全放松了对自我的监管和约束。

二、腐败心理的预防和矫正

如果没有把腐败这种社会病态心理进行必要的疏导和控制,它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和社会成员中不断传播,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要有效遏制腐败这种社会病态心理的产生,除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有关规章制度,改善产生腐败心理的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要从产生腐败心理的内因入手,切实做好公务员心理问题的矫治,解决好公务员诸多心理问题。

(一)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努力营造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现代传媒和影剧院、博物馆、文化广场等各种文化设施,大力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广泛传播廉洁自律思想理念。各种媒体要引导社会确立正确的核心价值取向,让领导干部廉洁从官、公务员廉洁从政、社会全员廉洁从业的大环境大氛围。

(二)加强思想文化和廉政道德建设,形成强大的廉政道德底线。道德是看不见的制度,是内在的主观自我约束力。道德沦丧是一切腐败的主观源头。反腐败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也是激烈的文化和道德观念的较量。因此,注重有效教育,加强思想文化和廉政道德建设,有助于阻止和遏制一些公务员受贿行为与索贿受贿心理,也是增强公务员道德约束力最基础的预防。

(三)倡导健康合理的消费需求,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精神。作为公务员,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其社会风气的好坏,政治是否清明,都取决于这支队伍是否艰苦奋斗、团结向上的风气上。因此,要加强对公务员思想理论的灌输,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恪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培养公务员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品质。在各种诱惑的外部影响下,勤俭节约,克己慎行,不盲目攀比,去陋习、慎交友。

(四)进行有效的警示教育,消除违法违纪的侥幸心理。侥幸心理是引发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腐败分子内心错误动机战胜正确动机的结果。腐败分子明知自己在做违规、违法的事,也知道其面临的后果,但却心存侥幸。因此,矫治腐败动机,首先要戒除其侥幸心理。要让公务员知道,腐败行为是要付出沉重的“心理代价”的。从心理压力方面来讲,让公务员深刻认识到腐败行为得不偿失。大量实践证明,到监狱进行警示教育比一般的教育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憾力。可以通过监狱服刑的腐败分子来向公务员进行献身说法,也可以通过诸如图片、书籍、教育片、知识讲座等来进行宣传,使之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对心存侥幸或已产生腐败犯罪思想萌芽的公务员,能起到较好的震慑警示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旭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集体腐败案例的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2]朱小宁,高小露;权力腐败行为的社会心理透视[J];江汉论坛;2003年04期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陕西地质《陕西地质》
《陕西地质》杂志,半年刊,于198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主管,陕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季刊)创刊于1983年,是由江苏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类学术刊物。主要报道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科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工...
跨文化管理《跨文化管理》
杂志之家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跨文化管理》杂志官方网站。 《跨文化管理》(半年刊)创刊于2012,出版地:北京市,16开。...
萍乡学院学报《萍乡学院学报》
《萍乡学院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84年,由萍乡学院学报主管主办,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萍乡学院学报》现为双月刊,第1、2、...
科海故事博览《科海故事博览》
《科海故事博览》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3-1103/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史教...
 重庆医学《 重庆医学》
《重庆医学》杂志,于1972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50-109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循证医学、...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