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好的政治课或差政治课并不是听出来、评出来的,而是悟出来、品出来的。教师能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去研究教师的不同类型的课,去感悟教师的教学成果。不同教师的课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欣赏。欣赏就是由评课转化为”品课”,这样就让评课成为自己业务娴熟,以及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笔者认为品课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品:
1,“品”三维目标
新课程要求在教学中要突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体现三维性。三维目标是衡量课好坏的主要尺度。在政治教学中 ,有些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陈旧。而优秀的教师能够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结合起来。对每一点都不能放松,这三个目标的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一节课显然也就不完整了。在转授知识的同时更注意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对于社会中的一些不正常不道德的现象,要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引导,不能让学生认为书上说的和社会反应的不一样,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不真实的地方。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交流,使他们在接受知识同时,更加接受社会,热爱父母、老师、同学,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也实现了教学目标。
2、“品”教材把握
如何实现教学目标,还要看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对教材组织和处理。一个优秀政治教师在知识传授时要准确科学,注重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课标中指出教材处理要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看能否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以学生生活为主线,以课程标准的要求为准:‘教学的内容要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 教材内容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能体现社会化和人文化,教材选择是否有创意、有发展。
3、“品”教师的教学流程设计方案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流程,一个教师教学流程设计的好与差,不仅直接地反映教师的自身素质,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效果,从多年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个优秀教师的教学思路常能自然巧妙地体现出“循序渐进”的原则,常能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而一个教学经验不好的教师往往他的教学流程是不清楚的。
师在评课时,一定不能采取先入为主的办法,以自己对某些教师的偏见或某一经验模式去评课,要以一种发掘、品悟和欣赏的心态去听取不同课型,不同学科,尤其是不同教师的课,尤其是要学会发现哪些是“成功的差课”,哪些是“失败的好课”、哪些是靠“磨”出来的“假课”。要多从教学目标设计啊,教学内容、过程、教学方法、手段、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学生活动等方面去品悟优秀教师的教学思路有哪些特点;非优秀教师的教学思路又有哪些特点,优秀教师和非优秀教师的区别在哪些地方,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去总结经验以利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
4、“品”教法和学法
教师品课目的是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以便更好的促进自己的成长。教师是如何教,学生是如何学的是我们品课的关注点。不同的课有不同的教法和学法,教师在品课是特别注意品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第一,分类教学,不同气质的学生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气质可分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责几种,品课时看教师是不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不同类型的学生他的学习方法有可能不同,有些学生好动,教师要多注意他们的学习行为,经常进行调整,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第二,分层教学,每个班级都会有好、中、差的学生,好学生和差学生的不同在于理解能力、知识的基础以及学习的方法不同。品课时教师要看授课者是否因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基础好的学生是不是让他们学得更好更多,基础差的学生要看他们是不是学习有兴趣想学习。对不同的学生是不是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三,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有一个好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要看能不能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最有价值知识是方法的知识’。品课时要看教师教没有教给学生的悟性,让学生从理解中学习,让学生想学、会学、学会;在教学中看自主学习积极性如何,学习积极性高说明学生就掌握了,因此教师要多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学生的知识积累。
5、 “品”教师得失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品课时往往注意哪些精彩部分,如,导入新课时别具一格,师生互动别有风味,教学案例有新意,符合学生的生活,反应时代要求;上课时,课堂教师的提问,学生出乎想想的回答,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富有想向“提问”,教师如何应答。教师的收获往往是教师和学生的灵感的迸发和思维火花的捕捉,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独特,教师所提问题的新颖这都是‘品’课教师所要积累的。教师在课堂上巧妙的运用多媒体,有效的插入小故事来吸引学生,让学生解除上课的疲劳,轻松而愉快的学习。
一堂课授完后,即使是一堂好课有成功之处,也难免有疏忽的地方。品课要品好处也要会看到不足之处,哪些地方处理不当;哪些方面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哪些方面学生活动少教师参与多;哪些方面师生交流少;哪些方面活动设计不合理;在学生评价方面哪些不得体让学生感到难看等等。这些都是教师要注意的方面,课后要进行反思和从中要吸取教训。
6、“品”教师教学基本功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重要方面,教师基本功不好就不可能上好一节课,就不可能叫学生信服你,上课也不可能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可能调动起来。 ‘品’课首先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如何。第一,看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语言是否简练,字迹是否工整,条理是否清楚。第二,看教态仪表,教师上课就好像演员表演一样,要注意自己教态。教态要自然、大方、庄重,富有感染力。对学生态度要热情,和蔼可亲,热爱学生,师生之间是否建立平等关系。第三,看语言艺术,一堂好课语言很重要,没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课前设计再好也不可能收到好的效果。会说普通话,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语言要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有变化。第四,(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的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微机等熟练程度
7、‘品’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和平等性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相互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学生的主体性是如何建立的,在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下,学生围绕教师转,学生处于被动学习,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没有创新精神。而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要求去做的,不能凭教师的想向去提问题,要多让学生主动提问题,这样才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在品课是除了品教学中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题,还要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平等。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师是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而学生这是一个无条件接受教师的一切,师生之间是不平等的。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师生之间平等地位,教学活动过程就是师生情感交流过程,交流过程意味了学生参与,意味师生的平等,意味学生的心态开放,这个过程意味着师生之间充盈了一种教育情境和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