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阅读教学现状,谈论了阅读教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简单阐释了阅读的概念,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培养目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具体训练方式。
关键词: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一.引言
人类迈入二十一世纪进入了一个知识和信息爆炸的时代,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知识是“教”不完的,人更应该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本人认为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既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语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后者更重要。本人觉得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有效的阅读策略训练渗透到英语教学中,使学生克服阅读障碍,从“学读”转变到“会读”、“乐读”,同时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和阅读习惯。
二.什么是阅读
阅读不再被看成是简单的、被动的字符释义,被动地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过程,被动吸收语言知识的“接收性机能”,而是读者不断地预测——验证与修正——进一步预测的循环过程,读者与原文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
三.中学阅读课主要的教学目标
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从而能够进行高效阅读。
四.阅读能力培养
本文将阐述如何在阅读的不同阶段的练习设计中体现预测、略读、扫读、细读(结构分析)、推断、弄清指代关系、概括总结等重要的阅读策略。
(一)感知阶段
1.预测。 预测是成功的阅读者应掌握的重要策略之一。预测是阅读过程的重要一环,阅读过程中读者经常要借助逻辑、语法、文化等线索,对文章主题、体裁、结构及相关词汇进行预测。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内容的课文选择不同的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他们的心智,使他们重塑自信,觉得英语课好学,易学,产生兴趣。
(1)出示有关的画面、实物等引出话题,让学生谈论他们对将要阅读的材料的有关已知信息。
(2)设置情景,提出问题,使学生产生读的需要,带着目的去读。
(3)通过给学生介绍背景知识、提问或组织讨论,让学生陈述他们对所读材料想了解的内容。
(4)引导学生借助文章的标题、插图、图表、词汇等,鼓励学生预测所要阅读的文章的主题(文化、科普、经济、政治、历史等)、体裁(描写、记叙、说明、议论等)和内容,明确阅读任务。
(5)帮助排除可能影响学生理解的生词障碍。可以用旧联新的方法学习有关生词、短语。
(6)通过设计判断题,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无论猜测正确与否都能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所读内容。
2.略读
略读是指读者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组织结构和写作意图。这个过程也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助于促进解码的自动化。
下面几种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略读策略。
(1)提问一两个指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大意或最重要的方面。
(2)让学生快速浏览文章标题、篇首段、结尾段以及每段的第一句,通过篇章连缀词、关键词等过渡承转手段,读者可以跟踪作者的思路,了解文章主旨大意。大部分文章一般由三部分构成:开篇、正文、结尾,文章首段一定会提示主题,引出文章的核心问题;正文部分一般有过渡承转的词句或起衔接作用的段落;在结尾段作者通常会概括全文的内容,再次阐述中心思想,并与篇首段响应,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更清晰的认识。
(3)找出段落主题句和关键信息词。
(4)给学生提供几个有关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要求学生读文章后选择正确答案。
(5)给学生提供阅读文章的主要内容,让他们排序。
3.扫读或查读(阅读中策略)
扫读是指读者为专门寻找文章中的特殊信息而忽略其他部分的一种跳跃阅读技能
(1)教师可以利用字典、报纸、地图、菜单等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2)在学生阅读文章前,给出一些问题、数字、重要词汇等让学生去迅速查找文章,了解其意。
(二)分析阶段
4、细读或研读(结构分析)
学生通过略读掌握了课文大意和具体事实后,教师应指导他们运用已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课文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人物性格、事实原因、事物发展规律、作者观点以及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
结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把握作者的思路,了解作者是怎样将话题、主旨及支持细节串连成一篇连贯的文章的。结构分析包括分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关系、段落内部句子之间的关系及语篇标记词。
(1)推断。根据读者已有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及生活经验;文章句子或段落组织结构特点,句段逻辑关系,语篇中的标记词、关键信息词及段落主题句,文章上下文语境等进行推断。
阅读理解训练可以在三个层面进行:字面理解,推断性理解层和评价性理解层。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文章中发现线索。
1)字面理解:推测生词意义,教会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或者构词方式等线索推测词义;运用语法知识分析长难句结构,理清句子结构;正确理解词句意义,目的是去除理解障碍,确保正确理解文章表层意义。
2)推断性理解层: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态度。
3)评价性理解层:根据文章信息推断文中言外之意。这是较高层次的认知活动,它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启发学生多动脑。
(2)弄清指代关系。
教师应帮助学生认识指代关系的重要性,对阅读中遇到的指代,尤其是容易造成意义混淆的指代要进行重点分析。
(3)识别各种句型结构和功能(定义、举例、解释、下结论等);通过语篇连缀词和关键词等过渡承转手段识别句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篇章结构。
阅读中阶段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结构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要让学生注意首先是对课文的整体理解,然后才是对细节的关注,如段落、句子、单词等,这样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 .结束语
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阅读教学是为完成这一从“知识向能力过渡”进行转化的实战。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技能,高效的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策略,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英语教学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