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项目教学目前已经成为职业性培训机构的主要教学方式,它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作者在本文中主要结合自身工作的实际对项目教学概念、项目教学的特点以及项目教学中的项目设计这些项目教学理论进行分析。
关键词:项目教学;概念;特点;设计
1.项目教学概念
项目教学其实可以有两中理解方式,第一种就是,将项目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我国的教学方法有很多,而项目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它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促进教学任务的进一步实现;第二种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讲述某一知识点,模拟一个或者采用一个真实的项目来进行教学,让学生们与教师共同围绕这个项目来设计课程,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总结能力。其实,粗略的来讲,其两种理解方式都可以归结为第一种,将项目教学看作是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彻底改变的传统的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而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而实现了以项目为中心;彻底改变了以课堂为中心,而实现了以任务为中心。总而言之,项目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项目教学的特点
2.1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的形式来组织
项目教学就是以教学任务为核心,设计出一个个学习环境和活动。教学项目一般都是从实践性较强的任务中提取出来的,教学内容以项目为核心,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职业性培训机构都是以职业工作任务为依托建立学习内容,这样使理论与实践能够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了传统的理论教学。通过职业任务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使职业性培训机构的学生能够明确自己的职业工作内容是什么,并且还能够了解到自己职业的意义,使自己的职业目标更为明确。
2.2依托学习情境完成教学活动
学习情境其实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建立的环境,这个环境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实际工作环境。依托学习情境主要是因为:第一,情境加速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根据项目的任务,学生收集相关的信息、制定可行性的方案、评估项目的完成情况,项目教学的进行主要是通过小组工作方式来进行学习的,学生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合作。第二,情境有利于培训学生的技能。职业性培训决定了知识学习需要依赖工作情境,为学生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3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项目教学活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来解决所面临的工作任务,他们采用一些劳动工具和工作方法来进行。职业性培训机构往往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而项目教学彻底改变的这一模式,课堂教学为实践探究做辅助工作,通过实践不断的在其中学到知识、技能。职业性培训在实施项目教学时,学生从信息采集、方案的制定、目标的实施、成果的评价等都是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的,学生能够参与到每个环节中,成为教学的主体。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能够清楚所有环节,而且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能力。
2.4学习成果的评价具有多样性
职业性培训采用项目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潜力能够充分发挥出来,项目教学对成果的评价不是针对知识的积累,而是针对职业能力的提高来进行的。职业性培训进行培训的一个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不能仅仅说是一种能力,它是多种能力的综合,其的形成光靠教师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因此,这就要求职业性培训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职业情景,让学生完全投入到实际的工作中,根据自己的所学,对遇到中的问题进行解决,由此可见,项目教学的学习成果不是唯一的,是多样化的,因此,学习成果的评价具有多样性。
3.项目教学中的项目设计
3.1项目教学中项目选定的原则
选定的学习项目既要有实际意义,又要符合职业教育规律,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完整性。项目的选择不要是某个项目中的一部分,要是一个真实完整的实际项目,要包括从开始到结束整个过程。(2)可操作性。能最终有一个成果,便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3)可行性。与职业性培训办学条件相符,项目要来源于一线企业的生产过程。(4)覆盖性。选取项目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实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5)衔接性。项目选择要考虑职业标准因素,能适应相应等级的职业技术资格鉴定要求。(6)拓展性。能适应动态变化。因为一线企业生产过程和工作任务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项目任务必须及时不断地将生产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引入到项目中。(7)渐进性。在顺序安排上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先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再逐步深化的教学规律。要考虑到工作任务的难易和知识使用频率的高低。(8)嵌入性。按照工作过程的逻辑顺序需要来选择技术实践知识,并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从中引申出理论知识,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嵌入到所设的项目中。(9)适中性。一个教学项目以20多个课时为宜。避免工作任务单一或过多,一个项目可设5到6个任务。选取的项目必须典型,便于学习知识的迁移,对于学生初始学习的例子,不能过于复杂,不能太大,便于学生协作学习。
3.2项目教学中项目构成要素
(1)项目名称。格式为“名词+行为动词”。
(2)参考学时。职业性培训最短10节课,最长6个月。
(3)教学目标。指“知识、能力、素质”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建议使用“能或会+程度副词+操作动词+操作对象”的格式进行描述。避免使用“知道、了解、懂得、熟悉”等目标不甚明确的模糊动词。
(4)相关知识。围绕培养目标及项目内容展开。
(5)操作训练。按工作过程来划分工作任务(任务1、任务2……)。
(6)考核评价。展示成果(项目课题报告、学习总结、书写指导、实验报告)。
(7)实施建议。教学条件建议(软、硬环境,包括师资)、评价方式建议、教材建设建议等。
参考文献:
[1] [德]鲁道夫·普法伊费尔,傅小芳.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2] 姜大源.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