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1:我知道“将相和”是用来比喻文武官员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管理好。
生2:我知道蔺相如曾两次救赵王,是个足智多谋、随机应变、临危不惧的英雄,我喜欢蔺相如。
生3:我跟生2不同,我喜欢廉颇。因为他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能保卫国家,他才是真英雄。而蔺相如仅凭一张嘴,本领绝对没有廉颇强。”
听了生3的发言后,学生们把手举得更高了,有的甚至站起来或同桌私语,课堂像沸腾的海洋。此时正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时候。黄老师随即搭建了一个平台,启发道:“廉颇和蔺相如到底谁厉害呢?请有秩序发表独到见解。”
生4:我觉得蔺相如厉害,因为蔺相如不仅只动嘴,而且他有超人的胆识和过人的智慧。
生5:(马上反对说)我觉得廉颇厉害。因为战场拼杀的胆识和英勇,蔺相如是不及的。
生6:(又反驳说)我觉得蔺相如厉害,因为廉颇说不服气话时,他不计较,顾全大局,胸襟比廉颇宽广。
生7:(进一步反驳说)廉颇后来知错就改,负荆请罪了,可见他的胸襟也并不窄!
生8:(小手再度举起说)我和大家的想法都不同,我觉得赵王更厉害,因为蔺相如本是平民,他敢大胆起用,每次立功,都提拔重用,他奖惩分明,慧眼识英雄,是个好“伯乐”,好“明君”。
…………
案例中,事先没有预约,然而生成是这样精彩。从结课的课例中,我们不禁得到启示:有些学生的创造思维与众不同,或看似“离谱”的答案,但也包含着独辟蹊径的思路,闪烁着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作为教师,要注意发现,呵护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放飞其特智、特能、特长。只有这样,才会有美丽的创新性的思维火花在课堂内不断闪烁;生成的灵性才能在课堂中不断涌动。
生命的课堂流淌着人性,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心契心、以神会神,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人文熏陶和感染。人性的课堂也才能真正唤发出生命的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