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学生今后作为社会建设事业的重要后备力量,占有半边天。然而,目前的社会上对女性的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偏见,女性也会由此产生一定的心理阴影。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使她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我们的学校在女生的学习阶段就应该培养她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针对女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我想在两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浅见:
一、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浅析。
影响女学生今后工作生活的主要心理就是她们“成就意识”偏弱,平时也易产生自卑心理。
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封建意识根深蒂固,女孩从呱呱落地时起,就不断接受社会各方面的暗示:女不如男。天长日久,女孩会逐渐形成自卑、被动、不求上进等消极心理,从而对自己的期望值降低。
在我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次的考试后女生的自我估计往往偏低,她们经常认为考得不好;而男生恰好相反,会认为考试没问题。这正是自信与不自信的区别。女生对自己的能力评价偏低,对自己缺乏信心,甚至有甘愿处于一种被支配地位的潜在意识。正是这种思想,造成了男生的成绩逐年递增,而女生的成绩逐年降低的普遍现象。
其实男女生的智商方面真的不存在差异,存在的就是自信与不自信的差异。天性调皮的男生是自信的,有些活泼好动的女生也是自信的,因此说,自信与性格有绝对的关系。
二.造成女生性格脆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造成女生性格脆弱的原因:
上面说了,男女生的智商没有差异,但在心理素质上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女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者居多,遇上困难往往束手无策,就会哭鼻子,承受能力差,心理素质脆弱。比方说,新生入校时,女生往往会适应不良,不能适应新的生活,感到生疏、孤独和无助,从而产生失望、苦闷、恐惧和焦虑等心理。她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像男生那么外露,而是常常蕴含在内心,个别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甚至选择退学。这对她们以后参与社会竞争是极其不利的。
因此说,造成女生心理脆弱的主要原因首先来自家庭,是家庭因素造成的,或者说学前教育出现的问题。如何后天弥补呢?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一定要重视女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提高她们的心理素质。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是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调节机制,也是保证校园稳定、有序的重要环节。
2、加强女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措施:
(1)启发性别觉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主意识。
教师要注意改进教育方法,对女生多一些关注、肯定和鼓励。
a.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向女学生们灌输学习“皮格马利翁效应”,让女生自信起来,告诉她们:你们有能力拥有整个世界,有能力战胜整个世界上所有的困难。让女学生们相信自己能成就未来;
b.让女生多参与班级管理,多组织课外活动,对性格内向、腼腆的女生,要多做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她们解放思想的束缚,树立信心。平时教育过程中,不要迁就女生的胆怯心理,要鼓励她们去做她们不敢做的事情,把她们改变为勇敢者和主动者;
c.公开场合,教师一定不要打击和伤害女学生的自尊,不要说“笨”“木头”“迟钝”等恶言,因为相对男生而言,女生的自尊心更强,承受力要差。所以面对她们的错误,我们要分析原因,耐心启发,鼓励进步,帮助她们克服自卑、自弃和弱者意识。
(2)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校园文化活动中,通过板报、广播、校报等形式多开展宣传女性才干的活动,有意识地强化女子成才教育。一些女劳模、女名人或女革命家的先进事迹会帮助女生克服软弱心理,能培养女生乐观开朗、独立自主、勇敢诚实、宽容仁爱的生活态度。
(3)对女生进行挫折教育法。
无论男生女生,在学习生活中都会遇上挫折,很多男生面对挫折会一笑而过,而只有极少数女生面对挫折时会坦然处置。所以,挫折教育的主要对象就是针对女生。
挫折降临女生,如处理得当,会成为教育她们的极好契机,使女生形成正确的挫折观。我们就要引导女生对挫折学会正确分析,挫折怎样产生的,应该怎样面对,应该怎样处理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并且在合适的时机时对她们创设适当的挫折情境,在学习生活中让她们多经受磨练。比如:多组织女生参加体育运动、较高强度的体育训练、军训等,来培养女生在困难与挫折面前不气馁、不懦弱、不消沉、不回避、不灰心、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篇幅所限,对女生的心理教育暂且言至于此,日后还要进一步与大家继续商榷。
总之,我们的学校应当十分重视对女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研究女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加强对女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女生自尊自爱、善于交往、乐于奉献的精神;使她们能正确对待挫折,勇敢面对现实,养成其高品位人格,成为社会有用之人,主要承担者就是我们这些老师们。
培养好新一代社会接班人,教育好下一代,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我们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