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位语文教师都想在作文教学这块领域中找到一条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进行了如下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它为我们作文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告诉我们写作能力的提高不单纯依靠每周两节作文课,它还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来源于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对语言的积累、沉淀、发酵;教师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对写作情境的创设……自主开放式作文教学体系的构建,是新课程理念下作文教学的探索方向。
怎样构建自主开放的作文教学体系,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思维束缚,让学生敢写作、愿写作、想写作呢?
(一)激发兴趣,鼓励实践,在宽松的氛围里释放孩子的内驱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趣味习作就是使兴趣成为孩子的内驱力,让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有快乐的情感体验。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识规律、智力水平的因素,抓住学生思维的活跃点,而实践往往可以成为思维过程的活跃点。
1、镜头拍摄法。鼓励学生做“有心人”,善于观察身边的事物,随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把学生在学校社会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摄入大脑”,或写进日记里。如在教学完苏教版第八册23课《小动物》后围绕“我和小动物之间发生的事”进行观察收集,小学生都有颗天真善感的心,对于可爱的小动物更是喜爱有加。在兴趣的驱动下,他们用生动活泼感人的语言描写了生活中和小动物之间发生的童真、童趣。
2、活动体验法。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集体实践活动能加深儿童的体验,丰富儿童的情感,锻炼儿童的感悟能力。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为学生描绘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如周会、班内的种种活动;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学生写作的来源。教师应是有心人,让学生把情感体验表达出来,用我手写我口,我口写我心。
(二)亲近自然,陶冶情操,在清新的大自然中放飞孩子的灵性。
大自然是个清新的世界,没有现代文明带来的喧嚣、浮躁……她是首无华的小诗,适合孩子身在其中,领悟生命的自然和谐。带他们聆听溪水潺潺的歌唱声,观赏落日西下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花草植物的“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他们渴望的,教师想孩子所想,带他们亲近自然,在享受美好事物的同时在心灵中已“深藏万汇”。
例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鸟语》时和孩子携手在乡间小道,在幽深的山林中寻找鸟儿的叫声,仔细聆听,它在说什么呢?让孩子感受鸟儿的心灵,鸟儿婉转或哀鸣的叫声被活化为丰富鲜明的词溢满孩子的心灵,在笔下流淌——
“唧唧……”瞧,燕子在乡间的田埂上嬉戏,她是翩翩起舞的姑娘,在表演她新编的舞蹈呢!听,她在说:“春天的脚步来了,小草妹妹换上了新装,柳丝姐姐悄悄探头,我要用我的舞姿为她们庆祝。”
亲近自然,放飞孩子的灵性,陶冶情操的同时让孩子有了有感的心,想说的口,乐写的文。
(三)开放思路,大胆想象,在强烈的自我需要中点燃创造的火花
1、鼓励自主拟题,减少命题作文
《标准》中明确指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作文题目恰当与否,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命题作文,往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写作空间,脱离了一定的生活实际。新课标下的命题作文,不再狭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并要“新”“活”“趣”给学生松绑,给他一汪清水,就创造了一个太平洋。而自主命题就更具有开放性了,作文教学需要在开放中得以发展,只有这样,字里行间才有人性流淌,有创造的火花闪耀,写作才称得上是“进行创造性的表述的过程”。
2、想象,使习作成为内在自我需要
小学作文教学是学生大力发挥创造力的机会,想象是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思维表现,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想别人不敢想,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象内容。想象就成了一支有着自主思维的神笔,即使在一张空白纸上也能绘出富有个性的曼妙的图画。让学生享受想象带来的美好憧憬、深深启迪,使想象成为内在需要,点燃星星的创造火花。如给学生一段起伏有变的音乐,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对音乐旋律、节奏的感触、领悟,编写故事。这样开放作文教学空间,学生就不会是教师的传声筒,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
(四)多维评价,持续兴趣,在开放的平台里享受成功
传统的作文评价往往是教师的“一锤定音”,随着《标准》的深入人心,更多的教师已认识到作文评价也需要开放,让学生更深刻地享受成功的喜悦。
1、兼顾三个维度,体现评价的综合性
《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突出评价的整体性、综合性。所谓突出整体性、综合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重视运用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描述习作能力的提高,重视形成性评价,变重终结性评价轻形成性评价,为关注写作过程,尤其是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引导和促进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素材。
2、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鼓励中持续兴趣、增强信心
《标准》中关于作文评价有这样一段话:“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运用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然而,形式万化,但总以赏识、鼓励为主。让学生的佳作走向开放的平台,在享受成功的同时,持续兴趣、增强信心,使写作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如佳作发表、佳作交流会、“文学诺贝尔奖”“蓓蕾争春奖”……
作文教学任重而道远,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自主开放的作文教学体系,一定可以让学生张扬个性的同时,易于动笔、乐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