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条件不同,农村中学教育管理与城市中学教育管理截然不同。尤其是目前全国各地的农村中学正处在“普九”阶段,使得农村中学教育管理面临了许多新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农村中学教育的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目前农村中学教育管理面临的新问题到底表现在哪几方面呢?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保护方面。农村家庭“以金钱为中心”的观念的负面影响在部分青少年心中已是根深蒂固。在这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许多本来很贫困的家庭通过发展个体经营或输出劳力打工变得富裕起来了,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这些人温饱解决了,目光却变短浅了。他们没有看到中国农村家庭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他们不重视言行的表率作用,生活作风随随便便,故对孩子的道德品质和文化的教育也随随便便,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大多缺乏刻苦勤奋的品质,他们在学校读书学习时,都不愿刻苦勤奋学习,一旦遇到困难或逆境就不适应环境,不是犯规,就是逃学。老师想通过家访找家长协同教育,有的则夫妻双双去打工,把孩子托付给姥姥或邻居或亲友或独居,绕了老半天,找不着家长是谁;有的家长反过来跟老师诉苦:“孩子不听话,才找老师教”;有的则把孩子拉过来毒打一阵,以示给老师个“面子”,过后,又是现鼓一槌。在一段时间的家访动员工作中,许多家长认为目前孩子的教育比抓家庭经济更困难。这类家庭里送来的孩子就是“破罐子”试的群体的一部分。
二、社会保护方面。现在,党中央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全国各族人民解决温饱、奔上小康之路,本来是件大好事,可是,有的人却不愿正正当当去发家致富,总想从歪门邪道去赚取一些黑心钱,甚至还成了暴发户。行政上有以权谋私的,有贪污受贿的;商业上有欺行霸市的,有制造、经营伪劣商品的;社会上有“摇铜”、“割猪”的,有收“保护费”的等等。五花八门,要有尽有。这样一来,有部分青少年认为生活是随便就可以混过的,他们不仅自己胸无大志,不愿刻苦努力学习,而且还在周围群体中进行反面宣传,带坏其他青少年,有时他们还尝试当黑老大。这部分人在学校期间,经常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破坏校纪校规,很难通过思想教育来改造。
三、学校保护方面。现在,全国各地在努力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是势在必行的事。可是,有的地方时机还未成熟却要强蛮上,造成教育教学配置失调,严重地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有的地区为了强调高入学率,大量扩招,可是,学校却连一个学生宿舍也没有,让学生自行分散在街上租房住宿,这样一来,这些青少年脱离了家庭的监护,在学校,班主任又无法监护他们,他们很容易被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和习性所污染,他们的思想一旦被污染,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成绩就会退步;有的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上千,可是没有必需的体育活动场地和课外活动场地,无法吸引住学生,一到课余时间,学生就往校外跑,这些也容易使学生思想变坏。
四、司法保护方面。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家出台的各种教育法规与政策,使教育走向正规化、法律化。但是,有些青少年只知道未成年人保护法对青少年的保护作用,却忽略了法律对青少年的行为的约束作用,使部分青少年胆大妄为:在家不听父母的话,有的甚至于还殴打父母;在学校不听老师的话,随意旷课、骂人、打架、勒索、盗窃、酗酒、抽烟、毁坏财物、赌博等等,有的甚至侮辱、殴打老师。这些学生,家长管不动,老师不敢管,当地政府又没有免费的工读学校和收容所,司法部门对这种“不良行为”又难以把握。因此,许多学校被这一部分学生搅得无法安宁。
五、青少年心理发展方面。社会意识形态改变了,青少年心理也在变异。目前,青少年心理变异主要呈物欲观念强,道德观念薄弱,情感意志脆弱,缺少艰苦朴素精神。我们知道,这尽管是一个过渡阶段,是暂时的,但是,如果不清楚这些心理变化,教育教学就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很多教育同行对目前教育对象极不适应,叫苦不迭,主要原因就是不懂得这种变异所至。
综上所述,农村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各个学校各位教育者努力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需要教育司法部门拿出更加细致的法律条文对学生的这些不良行为进行约束,再一方面,更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增加工读学校、收容所等建设资金的投入,用以预防和管制未成年人犯罪。这方面的建设是提高地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对提高地方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净化地方社会风气等有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