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浅谈小学作文订作教学方法之初探
浅谈小学作文订作教学方法之初探
来源:互联网 sk008 | 谭燕飞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提高学生整体作文水平是每个语文教师经常追求和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作文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观察,积累素材

  当前,学生写作基础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最关键的是学生怕写作文。农村小学生更甚,一提到写作文部分学生就头疼,写出来的作文内容空洞,毫无真情实感,大多数是千篇一律,一种模式。或东拼西凑,照抄照搬,教师耗费九牛二虎之力进行批改,而学生只看一眼批改结果……究其因,小学生没有写作兴趣,缺乏写作素材,缺少正确的写作方法的指导,且阅历不丰富,又不爱观察也不善于在生活中积累材料,写作文就好比建造房子,没有材料怎么去建?作为语文教师应当深思,指导学生如何涉猎材料的来源,注重从正确的途径帮学生获得材料,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勤于积累材料。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训练学生习作,必须注重倾吐我们的积蓄。”他认为:“通常作文,胸中现有一胸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是很自然的。”对小学生能不能做到注重积蓄,回答是肯定的。叶老说:“若把亲切的观察,透彻的知识,应和环境而发生的情思等等,一律认为积蓄,学生胸中的积蓄是决不愁贫乏的。”“幼童看见猫儿圆圆的脸,眯着眼睛,抓着嘴觉得它在那里笑,这就是一种积累。”可见学生有自己的生活,也一定有自己的积蓄,而教者如能辅以积极的引导和点拨,学生的积蓄则可更深更广。经常鼓励学生亲眼见一见、亲耳听一听、亲口问一问、亲自做一做,以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材料。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农家孩子亲历农间劳作,亲身体验劳动的辛苦。收小麦、收玉米,教者如特意提出具体要求:和父母一起到田间参加劳动,身同感受及见闻,感想等写下来就是作文。有了亲历,有了积蓄,还需经常引导学生读书,帮助他们从阅读中借鉴他人观察事物,选取材料及表达技巧上的成功经验,学会他人的思考方法,从而不断充实胸中的积蓄。

  二、勤于练笔,教给方法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名篇佳作,各有所长。教者须辅以学生学习写作的蓝本。有许多文章的写作方法很值得我们模仿。或者有的文章的某一节,某一段值得借鉴,因此,每教一篇课文,须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练笔。学生刚学完一篇课文,兴趣未消,对文章的写作特点,层次结构,材料安排都非常清楚,正是效仿练笔的最佳机会。

  过渡段、总起段、总结段的练习,人物肖像描写、景物场景描写等片段练习。学生经常通过这样的练笔后,内化了写作的基本功和基本方法,对已积蓄的材料就不难安排组织了。保证了作文言之有序,正可谓内容、形式都有了,写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作文其最根源的意义不在于文笔之流华,而在于思想之真灼。某生在片段练笔中这样写到:“今天的劳动虽然苦了点、累了点,但我却真正感受到非常有意义,在今天的脱小麦中,我不仅看到了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品尝到了劳动成果的甘甜,增强了劳动自豪感,更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也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小麦从播种、浇水、施肥、除草到治虫、田间管理,再到收割、脱粒种种生产工序,确确实实是我们农民用多少辛勤的劳动汗水换来的,是来的多么不容易啊,以后我再也不浪费粮食了,看见教室或其它地方丢的花卷、馒头或油条要拣起来……真情发自肺腑,真情溢之内心。还有一个自认为不会写作文,甚至不知道什么是作文的孩子,在日记里写到:“那是一个早晨,阳光很好,有两只燕子在教室上空飞来飞去,自由自地,非常高兴。我们正在教室前游戏,几个人把我举了起来,当时我很害怕,但也很兴奋,我心里想让他们把我举得更高一点,好看看屋檐下是不是有个鸟窝……”这日记练笔虽无华丽语言,语句也不太流畅,但已具备了诗歌的品质。笔者认为,写作是一种创造,而非复制,只要是学生的亲历,“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吗!

  毛泽东主席说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教者能在作文教学中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促使学生的内因发生变化,那怕是一点点的变化,也是成功的。训练学生获得作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阅读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写作教学上,以学生为主体,鼓励他们按课本上作者观察的方法去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去阅读、多积累材料,教给他们正确的写作方法,勤于练笔,逐步提高其写作能力。

  三、启迪灵感,开拓思路

  写作其实是没有方法可循的,如果没有,这方法可能只有一条,那就是你必须得认真去写,只要用心,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就能写出出类拔萃的文章来,事实也是如此,没有了写作方法的打扰,学生的作文本上就会慢慢出现奇迹。这种转变越来越让人惊讶,因为那些小学生们已经开始用思辨性的语言来表述自己;同时也开始关心自己做的那些“梦”,很想知道它们与自己的未来和经历有什么关系,也想知道,这些梦为什么会在自己醒来时突然消失……“妈妈的身体让我担心,怕她累出病来,但我真的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只是在没人知道的地方,为我妈妈祝福几句……”“阳光穿过窗玻璃的时候,我基本上什么也没有做,我想观察,但教室里人太多,老师也在,我的观察被打扰了……”这虽然是些片段练习,虽语句粗糙了些,但不难看出在这字里行间,捕捉到其思想的痕迹和心灵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憧憬真爱。

  让学生尽情的用眼睛观察,用心感受,用笔表达,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氛围,利用多种方法,开拓思路和视野,使学生产生写的灵感和激情,都想一吐为快。写作灵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抓住灵感,才能写出好文章。

  四、正面鼓励,恰当评价

  古人为“吟安一个字,而捻断数根须”。王安石几经修改而成“春风又绿江南岸”,无不证明推敲、修改的重要性,所以,教师须讲究策略,正面鼓励,激发学生修改动机,培养学生修改意识,并将这一工作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首先,讲清意义,对于修改作文,小学生心理上有种种障碍,有想改不知如何改;有缺乏耐心,虎头蛇尾;多数同学对自己的作文抱着轻率的态度,不想改或奉命改。教师应告诉学生,修改文章的目的,是使写出的文章更好的表达思想、合乎规范。其次,教给方法。修改文章,一是改正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不通的文句……这些都得改,把文章改通。二是润饰,使文章锦上添花,更加完美,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用“增”“删”“改”的方法。“增”就是根据习作中心的需要,增加必要的段落,情节;为了使情节更具体生动,补充一些必要的句子;为了使句子更确切,给句子增加一些修饰评语。“删”就是去掉和中心无关的情节、小节,合并意思差不多的语句,使表达更简洁,使文章句子更干净。再次,掌握步骤。其一,初读改词语。习作初定,要大声朗读,边读边改,补上遗漏或笔误的字、词、标点,改正拗口的词句,删除重复的词语。其二,再读改结构。初读初形后,再朗读给同伴和他人听,这是一种自我检查与别人检查相结合的形式。小学生由于语言能力较弱,加上思维的影响,对自己的语言毛病往往不易感觉,而对别人习作中的错漏,往往有较强的敏感性和查找积极性。读给别人听,征求他人的意见,容易对习作作出结构 、顺序等较大的修改。其三,复读再提高。征求他人意见后,还可以参阅相关课文或优秀作品,从中对照,作进一步的修改。如此加强训练,促使其养成良好习惯,肯定敢改比不改要好,肯改比不改要强,只要动手改,就得肯定。充分发挥作文评分的积极作用,可以以多次打分的形式促使其多次修改,但凡修改者一律加分,修改得好,再次加分。让学生在互动中共同进步谋提高;在具体实践探究中思发展;在激情踊跃中开拓创新;在不断进步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使其语文能力和语文综合素质在成功中不断提高,进而拓展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做到以上这些方面,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质量。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现代职业教育《现代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创刊于2015年,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的学术类期刊,由山西省教育厅主管、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主办。 《现代职业教育》已被中国知网...
信息记录材料《信息记录材料》
《信息记录材料》(双月刊)创刊于1978年,是由全国磁性记录材料信息站主办、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中国卫生摄影协会医学摄影图像分会协办的学术类科技期刊。获奖情况:...
中国乡村研究《中国乡村研究》
《中国乡村研究》(年刊)创刊于2003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与社会高等研究所主办,刊发了大量从不同学科的角度研究中国乡村的学术性论文、研究报告或著作评论,其中一些...
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通讯》
《自然辩证法通讯》(双月刊)1979年1月10日创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国家一级学术期刊。 《...
广东园林《广东园林》
《广东园林》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4-1219/S,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岭南匠人访...
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
《中国比较文学》(季刊)创刊于1984年,是中国大陆的比较文学专业期刊。 《中国比较文学》关注国内外文学理论、思潮、流派、作家及作品的研究;致力于探讨具有中国特色...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