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沟通无限
沟通无限
来源:互联网 sk005 | 龚燕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其工作。而如何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至关重要。
一、要尊重家长。
  常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先尊重他人,他人才会尊重你.  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特别是要尊重“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以表扬为主。
面对家长,多向家长透露孩子的优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作为教师不要动辄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
三、教师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方法与家长沟通
1、电话访问
多赞美,少批评。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没有一个家长喜欢听老师只诉说罪状,所以,老师要多表扬孩子的优点、成就, 注意电话中的语辞和声调。电话看不到对方表情,所有的感觉、印象都来自电话中的声音,不论家长的语气、言语如何?老师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称赞肯定时,语气要坚定;诉说孩子问题时,语气要婉转。
电话既方便又普遍,是个很好的亲师沟通媒介,在老师的善用下,那一条线会成为拉近距离,凝聚力量的“感情专线”。
2、举行家长会
这是学校与家庭的集体工作方式,创造条件,请家长到学校来参观、听课、座谈。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环境,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并指导学校工作。
学校通过会议,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的工作情况及今后工作计划,并向家长提出教育的具体要求,听取家长的意见。共同研究改进工作,从而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3、临时性的会议
家长有时在路上遇到老师,或直接来校找老师,气氛可能是平和的,也可能是紧张的;家长可能是温和理性,也可能蛮横无礼。由于这种会议并不在老师计划之内,在毫无准备、资料掌握不无的情况下,教师尤宜慎重其事。 家长真正关心的是:老师是不是关怀我的孩子。不管何种沟通方式,都应让家长觉得老师关心自己的孩子。
总之,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及学校教育系统的开放化,要求学校与家庭加强联系。我觉得了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教师应以一种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学生。当家长感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自然乐于与教师接近,那么我们就会取得有效地沟通。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新疆工学院学报《新疆工学院学报》
《新疆工学院学报》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月刊)1991年创刊,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会刊,以传播可持续发展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为已任,及时反映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和决...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984,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矿井通...
宏观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研究》
《宏观经济研究》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952/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产业发...
毒理学《毒理学》
《毒理学》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263/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论著、实验研...
政府法制《政府法制》
《政府法制》杂志,于199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4-1170/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记者调查、...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