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是振兴国家的根本,是培养建国人才的基石;温总理说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发展, 教师为本。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师,他们会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用心做老师,用心做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最根本的源泉。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这句话给了我深深地震撼,我们要将爱心,童心,耐心和责任心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用心做教育。
作为一位免费师范生,也不止一次的告诉自己毕业后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真正的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平时的学习中我时时告诉自己,作为一名教师,毕业后我的生活在讲台,我的生命是学生,将用我的爱去滋润每位学生。
我们理解的童心主要是孩子般天真无邪,而教师的童心,不是指教师们像孩子一样,而是要求老师具有学生般的思维,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做出的行为。现在的教育观点强调要多理解学生,但有时学生的言行,站在教师的角度看,是很难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会“换位思维”,将有助于老师们真正理解学生的言行。其实很多时候学生们总是怀着善良的、美好的动机去做事,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但是,他们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考虑事情欠周到,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是很自然的。因此,我们把孩子们做的那些动机好效果坏的事情,称之为“可爱的缺点”。
童心在教育上表达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作为老师在和年龄差距比较大的学生之间交流学习时,为了避免代沟,很多时候老师要学会用孩子般的思维去理解学生。在生活的压力下,我们的老师会有不一样的“状态”,但面对学生,每位老师都应该做一位“纯粹”的老师,不要有其它的情绪,真诚的面对你的学生,做一位纯朴正直的老师。真诚只能用真诚来唤起,正直只能以正直来铸造,对于老师要真正的理解学生一切都是源于童心。
“每个孩子的行为在我看来都是那么不同,他们的想法更是让人无法真正的明白,但是我愿意和他们在一起,去和他们一起去感受快乐,和他们一起分享;久而久之,我渐渐地了解他们最喜欢的、感兴趣的,讨厌的事情。不久之后我发现喜欢我的孩子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很多我不曾教过的学生,他们都亲切的把我当成他们最愿意接近的朋友。”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段话让我思考了很久:一位老师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作为大教育家在他心里最重要的是学生,最关心的是学生,他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学生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因为爱,他能够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
“ 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什么? ”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从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到杜威的“教育因爱而伟大”,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孩子是我心灵的灵魂”,到赞可夫“无论优生还是后进生,老师都会倾注相同的爱”。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各不相同,教育理念也各有特点,但其最主要的精华、共同点便是爱的教育。
一个让学生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有人情味,有爱心,能够真正关心学生的人。离开了爱心,教育将变得苍白。老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所谓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所谓的“关心之致”,更不是,为了达到教育目标而采取的“感情投资”,我觉得那种“爱”应该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诚的感情,亲人间温暖而亲切的关心之情。因为有爱心,爱我们的学生,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老师和学生之间彼此信任,相互理解。
对于教育的坚持,更多的体现为教育的耐心和责任心,是支撑每个老师在简单平凡的教学中创新的根本。在教育的岁月中,责任和情感是支持每位老师不断发展与创造的内心动力。面对数十年如一日的教学生活,很多都无法真正的坚持教育的信念,时间会慢慢磨灭对教育的激情;而教育的耐心和责任想你则会让每个老师在相同的课程中教出不一样的精彩。
对于自己所承担的教育责任,我会用自己的青春去书写教育事业的伟大,因为我会和自己比,和昨天的自己比,比昨天更好,用一个个“更好”汇集成“最好”。用心去做教育,用心爱学生。爱心是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作为一个好老师要有“我们要懂得学生” 的理解之心,要懂得学生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要善于发现并发挥每位学生潜在的创造力;要有“拜学生为老师”的平等之心,用真诚平等的态度,赢得了学生对我们由衷的爱戴,使之能够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更重要的是从学生那里学会如何做一个好老师;要有 “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的责任之心,因为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使教育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 为学生的未来的人生负责,为民族的未来负责。
事实上教育的好坏和童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是分不开的,“心”中的教育意义是我从现在开始探索和追求的;“心”在教育中的作用也是每位教育者应该从心里思考的。创新能够保持教育的激情,童心能走进学生的心灵,爱心能把整个心灵奉献给学生,而责任心使自己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学生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