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摘要:
现代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来优化课堂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关键词:
现代教学手段 语文教学 优化教学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上还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主,它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一方面给课堂教学的改革注入了新鲜的气息;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局限性,运用的状况也并不乐观。现在就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利与痹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位美国著名的学者曾说过:“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可以说,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与现实生活联系最密切的一门科学,而网络则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教育空间和丰富的资源。在网络环境下,教师仅仅依赖于“教参”已是远远不够。以一些课文的背景材料为例,输入关键词通过有关网站的搜索引擎可检索到的相关网页资料便多达数百条。这是“教参”望尘莫及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不因局限于课本内容,应适当利用网络引进相关材料,以此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引导学生积极投身于语文学习之中,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教学马致远的散曲《天净沙·秋思》时,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马致远及有关该作品的介绍、散曲知识、写作背景、疑难词句注解、图片、配乐诵读等文字和声像的资料,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更鲜明的印象。根据诗句“断肠人在天涯”发挥想象,进行片段心理描写。根据散曲中的景物进行“诗配画”的板报设计。还可以上网查找跟本文主题相同的诗词作品,按“读准、读懂、诵读”三步学诗法,进行学法迁移,使学生的知识从课本向外延伸。在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加以适当点拨,这样,既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借助多媒体创造意境,激发情趣,培养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境效果,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如教《春》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春、夏、秋、冬四幅风景图,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录像。那美不胜收的佳景和配音员丝丝入扣的朗读,让学生在有如亲临其境之中感受到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花草树木竞相争荣的景象和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强化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直观性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说明文特别是事物说明文时,就经常制作一些PowerPint课件,用图像来表现文章的内容,图像的显示使许多抽象的内容得以形象化展现,学生一看就明了,大大简化了教师的阐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譬如教学《苏州园林》这篇事物说明文,文章先说明了它的总体特征:“无论游览者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接着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这一特点: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如果根据传统的教学方法,仅仅从字面上去讲析,缺少具体可感的形象,就比较抽象,教学效果不会很好。为了让学生对这四个方面有直观的印象,我从网上下载了苏州园林的相关图片,制作了课件,在课堂教学时,结合文字,配以图片,进行讲解说明,激发了学生兴趣,又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分析《中国石拱桥》时,我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了赵州桥、卢沟桥的几张幻灯片,学生从图片中一下子就感受到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教学《人民英雄纪念碑》,通过正面、侧面、仰视、特写等多种角度,展示了纪念碑的总体形象及浮雕的内容,按时空转换的说明顺序这一教学重点迎刃而解,纪念碑的特征学生也了然于胸。《故宫博物院》建筑繁多,仅仅根据语言文字去理解,很难形成清晰的空间概念,一张故宫博物院的幻灯片,就让学生一目了然。所以,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深深感到,许多事物说明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确实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随着网上书库的日渐普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轻松阅读网络版报纸及最
新版的图书,不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也提高了阅读效率。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活动课上,要引导学生上网阅读。但是,我们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网络阅读,比如:如何选择阅读者需要的信息,如何搜索相关的主题,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辨析有用的信息,如何在电脑上编辑储存这些信息等等,这都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训练。教师经过规范、科学地指导和训练,使学生学会了精读、浏览、泛读、速读、比较阅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大大提高。并且,学生通过网上阅读还可以便捷地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培养观察、分析、联想、想像能力,拓展思维空间,优化作文教学。
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视觉、听觉形象,能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觉真切、自然,甚至可以身临其境,进入由形象、色彩、声音等混合构成的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诱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大了有效信息的接受量。这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样在作文教学时,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既丰富了他们的生活,又为他们提供了作文的素材,开辟了多向立体的思维通道,促进学生观察分析能力的形成、联想想像力的增强、审美能力的提高。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