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了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题材,让教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懂得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学起来当然亲切、真实。这对于更好的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结合实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阶段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教师借助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以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我在教学《左右》的时候,课一开始就直接问:“同学们,你们有信心上好这堂课吗?有信心的请高高的举起你的手。”此时教师不动声色的问:“你知道你举起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吗?”学生兴趣盎然,很自然的集中了注意力。然后告诉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左右的知识。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能从自己身上举出像这样的好朋友吗?”,这样的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沟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离不开数学。
二、创设情境“生活化”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亲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破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如:在教学“时、分、秒”时,因为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它比较抽象。因此,我设计了许多与生活密切相关,又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有数脉搏、跳绳、拍皮球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亲身感受到、体验到1分钟、1秒钟的长短,使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尔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填一填时间单位:①小明每天睡觉9( );②小红刷牙用了1( );③小兰叠被子用了30( );④小华从家到学校走了15( );等等。又如教学循环小数时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再说从前山上有个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
三、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运用新知。
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学习的效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借助他们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去学会思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积的近似值”时,我们就可以模拟到商店买商品的情境,由老师充当营业员,让学生轮流当顾客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
学生甲:每千克12.32元的水果果冻,买2千克
营业员:请您付24.60元。
学生乙:每千克10.52元的什锦糖,买3千克
营业员:请您付31.60元
……………………………………
突然,学生乙提出疑问,每千克10.52元的什锦糖,买3千克怎么要付31.60元,应该付31.56元。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学生也纷纷提出了同样的疑问。此时,教师在引出学习的内容。这样,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四、注重实践操作活动,培养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例如学习长度单位,可以测量自己和父母的身高,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认识了人民币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钱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学习了统计知识和百分比应用题,可以去统计本校学生人数,及男女生比例,会计算图形面积,可以算一算自己家里装修所用的瓷砖块数等。再如学习了《元、角、分的认识》之后,布置学生做“小鬼当家”的游戏:请家长给10-20元钱,小朋友用家长给定的钱设计五种不同的购物方案,要求不多不少正好用完。师还可以结合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可让学生回家测量自己卧室的长、宽、高,并计算出墙面的面积和地板的面积是多少;学习了统计图表知识后可让学生自己到校外收集资料,并分析整理成相应的统计图表。这样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探究学习的习惯。
总之,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用身边的人和事来组织教学,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遥远,数学能学;我们可以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数学有用;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有意识的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真正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