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怎样做到“精讲多练”
温州乐清市虹桥职业学校 孔海林 325608
学习和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是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为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需要更多的练习时间,为了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生通过不断地重复练习,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和动力定型,也需要时间。因此,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精讲多练”是体育教学中行之有效,不可否定的原则。那么,在体育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精讲多练”呢?
一、深刻理解含义,做到“精讲多练”。所谓“精讲多练”就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用最精炼的语言和最短的时间,简明扼要的将教材的概念、动作要领和练习方法讲清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为了更好的贯彻这一原则,做为教师首先要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在教学中才能体现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充分练习,达到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的目的。
二、贯彻少而精,做到“精讲多练”。首先在教学要求上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提出课的目标,突出重点,一堂课有重点的达到1-2个要求,不要面面俱到。例如,初一年级快速跑的教学,第一次课重点是改进步幅大用力后蹬,第二次达到积极摆臂,前掌落地和跑成直线,第三、四课在达到其他几个要求。单元教学目标提出后,在运用辅助练习讲解示范,纠正动作到组织教学时都应改为完成目标去做,更应该注意目标的要求不能过高过重。因为教学过程学生来不及领会,全面开花的指导方式会造成学生不知所措,结果事与愿违,影响教学效果。其次,练习要有重点,不是样样都练。例如,快速跑练习,要抓住途中跑反复练习,在途中跑教学中又以后蹬为主,力量和速度为关键。因此,教学中只有贯彻少而精,才能更好地做到“精讲多练”。
三、强化语言,做到“精讲多练”。学生在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过程中,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之间的兴奋与抑制是相互传递,相互调节的。从运动生理、心理的角度分析这个复杂的神经活动过程,语言强化有着特别重要意义。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强化语言(包括语句、语气、轻重、缓急、方向、时机、声音等),不仅可以弥补直观教学的不足,同时还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分化过程。因此,一是教师讲课时的语言要精炼,有的放矢,要根据授课的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使用语言,还要抓住动作的重难点进行讲解,不讲多余的话,做到通俗易懂;二是做到言简意苛,生动形象。讲课时要注意语言的知识性苛趣味性;三是熟练地运用术语口诀,达到“精讲多练”的目的。如前滚翻教学,要领较多,不易记,用口诀归纳“蹲、撑、团、推”几个字,比一般讲解容易记住,还有精讲时要注意时机与效果。
四、利用直观教学,达到“精讲多练”。利用直观法,就是利用教师的讲解示范或图标、模型等,让学生对所学动作产生正确的概念,进而诱导学生积极参加练习。初学动作时,教师讲解要尽量减少,多用直观法,力求在学生练习时进行指导,边讲边练或边练边讲,提高练习密度,达到“精讲多练”的目的;有的技术动作单纯用语言不易表达的,比如教授排球比赛的站位和战术时,往往教师讲了半死,学生还是领会不了。然而辅以图表说明,学生容易接受。就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要正确、轻松、优美,让学生看了有跃跃欲试之感。采用的直观教具要形象具体,运用时机要恰当,位置要合理,提高直观效果,达到“精讲多练”。
五、运用流水作业法,达到“精讲多练”。为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某个技术动作,需要通过反复地练习动作,提到完成动作的质量,达到“精讲多练”,可采用流水作业法。它和增加补充和辅助教材有密切的联系。比如,在跳远教学中,规定学生每进行一次跳远后,在回队的途中做一次跨步跳辅助动作,再做两次双手上举哑铃的练习,接着跑到队伍后继续助跑跳远。通过实践,不但增加了课的练习密度,而是对掌握跳远的技术也起到了良好作用。但在运用连续作业法时,应特别注意次数和练习内容,不要过多,各器械之间距离不要太远,动作要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