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音乐教学中的电教媒体
姓名:陈伟
音乐教材以《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稿)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精神为指导,将音乐与人生、音乐与文化有机地融于音乐教育之中,将音乐知识与技能融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独特感受与审美体验,自主地学习音乐。教学活动是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工具展开的。《纲要》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恰当的运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是提高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质量的保证。
一 、利用Flash动画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Toddcher通过实验证实: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通过视觉,11%是通过听觉,1%通过味觉,1.5%通过触觉,3.5%通过嗅觉获得的,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外界获得所有信息的94%,这充分说明在音乐教学中应重视审美教育,即让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教学《我爱北京天安门》时,我运用Flash软件先用淡入淡出动画制作出一幅幅壮丽的天安门图片穿插近几年国庆阅兵式的图片,给人一种振憾的力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天安门的庄严、雄伟,是我们国家神圣不容侵犯的地方。看着学生们一张张欲望的眼睛,教师可引导学生提问:这就是北京天安门,看了这些动画,你们想说点什么吗?学生们顺理成章地会回答:我多想去天安门看看,我爱上了北京天安门。这就和歌词------我爱北京天安门一一呼应,这样就会分散了学生记歌词的难点,同样也会加深学生们对北京天安门的理解,一劳永逸呀!教师动态地用课件出示曲谱5 .i5 . 4| 3 . 21 | ,在Flash的最上面的一个歌曲图层对应的帧上插入音乐-------我爱北京天安门.mp3 ( 或者选定按钮图层的第1帧,按F9键打开动作面板,在面板下输入如下Action:
Stop( ); // 让此影片停止播放
sound=new Sound( ); // 新建一个声音对象sound
sound.loadSound( “我爱北京天安门. Mp3”, false); // 使用相对路径,将硬盘中的的“我爱北京天安门. Mp3”这首歌加载到声音对象sound上来减少课件的体积。注意:“我爱北京天安门. Mp3”必须要和主程序放在同一文件下。),让学生在聆听的同时,体会到这首歌曲的“小快板”的节奏,初步感知C大调的2/4节拍,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乐理知识奠定基础。接着新建一图层取名引导动画,在对应的第1帧上绘制一个卡通太阳,继续在引导动画图层上插入一引导图层,用鼠标拖曳卡通太阳至合适的帧上,即呈现出一幅从黎明前到太阳升至天安门上空的动画,让学生欣赏这段引导动画,体会以“东方日出”的神奇美景。同时小组合作来模仿“旭日东升”,学生乐于欣赏、乐于模仿、乐于和教师互动。《纲要》中明确阐述:“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通过师生互动活动,呈现歌词-----天安门上太阳升。音乐是抽象的,但在动画的表现下就变得直观起来,加强欣赏、感受音乐的强大表现力,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见识,以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可爱的学生们会怀不自禁地唱起:1 12 3| 3 13 4| 5 - | 5 - | 。最后从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图像出发作转场动画,我在教学本课时,转场分为毛主席带领广穷苦人民闹革命、毛主席和农民在一起、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三个方面来设计,其中包括大量的视频动画和图片动画,我并不逐一地播放,而是有的放矢地去让学生去想象、创造、感受。创造是音乐教育的主题,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表现,培养学生创造力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学生地想象创造力,我有选择地播放对应的动画,使学生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记忆-------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由于Flash动画能制作出引人入胜的动画效果,通过情景再现,能激发情绪、丰富情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儿童为客体,通过教师指导和设计的活动设计相互作用的教育活动。因此,巧妙地运用Flash动画对于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有着极大地帮助。
二 、因地制宜地选择电教媒体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的障碍,正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 “这些新技术在我们眼前引起一场真正的革命,这场革命既影响着生产和工作有关的活动,又影响与教学与培训有关的活动。”同时本着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挖掘和发挥传统的各种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用黑板、粉笔、挂图、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录音机、幻灯片、放映机等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同样具有独特的生命力。
充分利用现代电教媒体,是教学音乐发展的时代要求,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利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问题上,加强电教媒体的教学应用已成为各国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