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赵平乐
当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明确地向广大教师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当教师不易,当好教师更不易。它告诫教师,只是能单纯的充当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传声筒,算不上一名合格教师,更谈不上当好教师了。建设和谐社会的大目标,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它需要的是能教书育人,乐教勤教,人格高尚的教师。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必须早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所以要当好教师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
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的方面很多,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塑造厚爱学生的形象。
厚爱学生的形象,是教师首先必须具有的形象。教师具有这种形象是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所具备的形象之一。因为,“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些本人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幸福的人。”如果教师给学生以博大无私的爱,学生被她的真诚所感化后,这些学生同样会以纯洁的爱回报教师。真正厚爱学生的教师,必然受到学生的爱戴。只有这样,师生的共同劳动才能获得成功。因为最佳的教学效果,来自教师和学生双方的高度融洽。
塑造厚爱学生的形象,要求教师把整个心灵奉献给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他们,既严格要求,又温和教导。用自己爱的暖流,去启迪他们的心扉。 塑造高尚的道德形象。 教师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时不引起那些富于敏感的、善于窥测的孩子的注视,能吸引很多孩子的学习和模仿。教师正,则学生正;教师邪,则学生邪 。作为以言传身教为劳动特点的教师,在自身的道德修养方面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把自己塑造成具有高尚道德的教师形象,来满足学生的道德修养的需要,来达到“蒙以养正”的目的。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一个教师品德低劣,行为卑琐,学生是绝对不会服从他的教导的,那怎么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呢?
教师要塑造好自身的道德形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塑造自己的人格。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先辈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方志敏不为金钱所诱惑;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无不为人们所称颂,应作为教师塑造道德形象的楷模。二是以诚待人,以诚处事。诚即是不自欺,不做假,老老实实的说话、办事和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三是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按照自己的正确观念和奋斗目标执着追求,勇往直前。四是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正义感,坚持正义,鞭笞邪恶,热爱集体,不计较个人得失,具有牺牲精神。
三、塑造知识渊博的形象。
教师的首要职责是教好课,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广博的知识。这样,教师的授课才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情绪,积极投入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应该在你所教的学科领域内,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知识。在你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学科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是沧海一粟。”所以,塑造知识渊博的形象,应当是不仅对自己所教学科的业务知识娴熟精深,而且还应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教学规律,精通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和科研方面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应该说,教师具备了这些,才能在课堂上运筹自如,才能带领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
四、塑造得体的语言形象。
教师要把丰富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要与学生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必须得靠得体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语言美的敏感性,这是促进孩子精神世界高尚的一股巨大力量。”塑造良好的语言形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语言健康文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不可有污言秽语、口带脏字。二语言准确、鲜明、得体、简练,不可言不由衷,啰里啰嗦,哼哼唧唧;不可空话、大话、假话,废话连篇。三语言温和。不可冷嘲热讽、挖苦、大呼小叫。四语言要热情,富含激励。不可打击学生情绪,让学生破罐破摔。五语言风趣、幽默,富含启发性。不可语言呆板,如同老和尚念经,听之味同嚼蜡,令人生厌。六语言标准,不可普通话、土话混为一团,使学生费解。七书写正规美观。书写是无声的语言,应当属于塑造语言形象的方面。美观的板书也能给学生以美好的享受和影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不可以忽略。板书应以布局合理、严谨、字迹美观、正规为准绳,不可龙飞凤舞,如同乱草。
五、塑造大方的仪表形象。
契诃夫曾说:“人的一切应该是美丽的面貌、衣裳、心灵、思想。”可见,教师对自己的仪表形象塑造的必要。它是教师的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塑造仪表形象一是要衣着朴实整洁,色彩清新、款式大方,让人能体现出优雅不俗的气质和抖擞饱满的精神。这样能激发学生的高尚审美情趣和较强的审美能力。不可穿奇装异服,发式不可奇特,不可佩金挂银;也不可蓬头垢面,拖散邋遢。二是教师的举止稳重风度典雅、开朗大方、善良和蔼、谦逊,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也会得以文明的熏陶,从而引发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产生敬重和模仿的心理倾向。所以作风决不可轻浮、怯懦、庸俗。三是教态高雅洒脱。教师的教态是指情感、姿态和表情的自然流露。高雅自如、自然洒脱的教态也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修养教态方面应做到表情自然丰富,而不是装腔作势或是满脸乌云。站态要端庄而有活力,而不是塌肩弓背,或摇头晃脑,或走来走去。手势要简洁适度,而不是过分单调,或过分复杂。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困,当自强。教师只要立下奋斗的目标,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刻苦磨练,坚持不懈,不断塑造良好的形象,要成为好教师是指日可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