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
古浪县第五中学 顾兴钰
学生对老师毋庸置疑地说是怀有好恶感的,而老师肩负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追求的较高境界就是让所有学生均成为有用之才。但是,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让学生喜欢了老师,我们才能完成传道授业的职责。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注意充分发挥、调动各方面的因素,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才能履行好我们肩负的使命。我认为要想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用渊博的知识储备引领学生。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处理好“一碗水”和“一桶水”的关系,教学中应有触类旁通的能力,有驾驭课堂和解决学生发问的能力。如果对学生的发问、疑惑缺乏应变和正确的阐述,我们很难让学生信服的。1、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涉及到自己所承担学科的知识,应有系统的掌握,不能浅尝辄止。2、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当我们步入现代信息时代时,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如不经常学习,就很难把握学科知识的发展变化。3、涉猎百科,开阔学识面。做为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会经常性的碰到一些本学科以外的相关知识。如果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就很难给学生一个满意的解释,无法取信于学生。因此,我们应当学习本学科以外的一些知识,当一名名副其实的杂家。4、关注时事。做为语文老师,应该关心时事,对新生事物或者新近发生的事件应该有一些中肯的评价,引领学生既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也耳闻窗外之声,绝对不能把自己的教学内容游离于现实之外。
二、用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教育者的人格魅力、榜样作用胜过一切说教。”老师要求学生做什么、怎么做,老师就要先这样去做。1、怀有一颗博爱之心。现在还仍有一些老师往往钟爱学习好的学生,放任甚至厌恶学习差的学生,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游离出了老师的教学视线之外,极大的影响了我们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因此,我们要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对每一位学生给予充分的人文关怀,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之情,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2、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我们在对学生提要求时,往往是很少考虑自己的,这样就会失信于学生。如我们在要求学生尤其是要求背诵课文的时候,自己首先要背会,用自己流畅的背诵去打动学生的背诵热情,这样背诵的效果会很好的。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我们就应该在黑板、作业批改、准备教案的时候也要认真规范的书写,给学生一个示范的作用。3、对学生遇到的困难应该力所能及的给予及时的帮助。如同学之间有了分歧、学习上有了困难,我们都应该给予及时的帮助解决。学生的家庭有了大的变故,我们应该及时的去慰问,化解学生心中的心理阴影。
三、用精湛的语言艺术熏陶学生。语文老师的教学用语尤为重要,说话不仅要符合普通话的规范,还要带有自己浓厚的感情,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感受到语言艺术的魅力,感受到语言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语言艺术成为增进师生情感的润滑剂。1、使用普通话教学,让学生的听觉有舒适感,说话的语气要恰当,尽量做到悦耳动听,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水平,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也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合力。2、对学生的说话语气和方式,尤其是对学生褒贬要讲究方式,绝对不能恶语伤人,防止因说话不当而使师生心背,避免给教学造成不利的因素。3、巧用谈话艺术,把握好谈话的时机,抓住对学生能触及内心的关键问题适时进行谈话说服教育。4、“打着灯笼”寻找学生的闪光点,避劣就优,要尽力本着表扬、鼓励的原则教育学生,让学生始终有成就感,使老师的外因能刺激学生内因的根本转变。
四、用积极的人生态度鼓舞学生。人的一生起起伏伏,很难一帆风顺的,因此老师就应该注重一些使人感觉精神振奋的事件、文章,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教育。老师自身也要有乐观昂扬的风貌,既是自己有多大的委屈、痛心,只要踏进校园,就应该保持起码的老师风度。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我们起码应有的素养。当我们走出家门之时就应该进入工作状态,应把生活中的烦恼之事尽抛脑后,给学生一个灿然的笑容。2、善于调整学生心态,善于解除学生颓废消极的不良心里,让学生始终保持在一个乐观向上、奋发有为的状态之中。发现学生有愁眉苦脸的样子,就应该及时了解,帮助学生尽早走出困境。3、善于用教材中感人肺腑的典型事例,诱导、启发学生明白对待人生、对待生活的态度,让学生坚信“明天一定是美好的”。4、重视活教材。老师应及时的把一些榜样人物的事迹,尤其是一些与人生噩运相抗争的模范人物的事迹引入课堂,让鲜活的实例成为生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用科学的理念管理学生。对学生的爱并不是说放任学生,对学生的呵护并不是说要讨好学生。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严爱相加,才能更好地赢得学生的信赖。1、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我们对学生的要求要因人而异,不能泯灭学生的天性。允许学生有自由发展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成长,尊重学生合理的选择。2、应依照相关部门制订的有关要求来要求学生,对一些经常违犯纪律的学生,除耐心细致的教育外,还应配合其他相关的因素,形成教育的合力。3、对一些“问题”学生应抓准教育的机会,不悯惜,不隐瞒,让学生的内心有一个较大的震撼,促使学生的转变。对学生的管理要做到“严而不死,活儿有序”。
“亲其师,信其道”,我们只有主动的、有策略的去接近学生、亲近学生,既做学生的良师,又做学生的益友,达到感情的相融,才能走向授业有成。在这充满活力、充满关爱而又井然有序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学生又怎能不喜欢自己的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