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式教学”激活语文课堂
李自霞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要求老师――课堂教学的直接实施者要在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上有创新,让学生觉得参与课堂学习就像观赏赵本山的小品、欣赏优美的旋律,在精神上是一种享 受,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在十余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幽默式”教学,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焕发课堂教学活力的灵丹妙药,是开启学生求知欲望之门的金钥匙。
关键词:“幽默式教学”激活 欣赏乐趣教学艺术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能够经常保持精神愉悦,那么他就会充满朝气和活力。同样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需要我们的学生充满朝气和活力,如果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不仅影响老师教的激情,也会熄灭学生学的热情,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老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尤其是语文教学,如果老师只是枯燥的“一本正经”、一脸严肃的“授业解惑”,学生们就会把课堂教学当作是催眠曲,在课堂学习中只能是昏昏欲睡,只等下课铃声惊醒“梦中人”了。而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这样的课堂教学显然是违背教学规律的,是误人子弟的。这就要求老师――课堂教学的直接实施者要在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上有创新,让学生觉得参与课堂学习就像观赏赵本山的小品、欣赏优美的旋律,在精神上是一种享受,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我认为“幽默式”教学,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焕发课堂教学活力的灵丹妙药,是开启学生求知欲望之门的金钥匙。
我从事语文教学已经十余年了。刚开始站上讲台时,那是“循规守矩”的讲授,绝不会在课堂教学中“嬉皮笑脸”的,但是结果我发现学生们并不喜欢这样的既不生动又不活泼的课堂教学,经常会有学生在课堂上“坚持”不了几分钟就会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或者干脆睡觉,注意力根本没在课堂上,教学效果也是一塌糊涂。后来我就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打破常规,适时的讲授内容中巧妙的穿插一些幽默诙谐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等,有时自己就会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眉飞色舞起来,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课堂教学被激活了。我教的游刃有余,学生学的津津有味,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大大提高。
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怎样合理科学的运用“幽默式”教学技巧来激活语文课堂教学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呢?
1、当老师提问难住学生时,老师不要急噪训斥学生,以免制造紧张气氛。此时幽默一下,就会激活学生的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有的老师一旦提出的问题启发引导后学生仍不能回答时,就会发火,大声训斥学生,这样就会使课堂气氛骤然紧张,学生就更不会回答了。这时就需要老师改变教学策略,用幽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一次,我在教学九年级上册文言文单元《综合学习与探究》时,有这样一题“翻译下列句子并比较与现代汉语有什么不同”,其实就是通过比较要求学生掌握了解古代汉语几种常见的句式。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陈涉者,阳城人也”。学生能够正确的翻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但当我指着翻译句问学生这是个什么句子时,学生却不知如何回答。见此情景,我又补充一句“陈胜是阳城人不是阴城人”,并且重音突出“是”“不是”“阳城人”“阴城人”,学生一听会心一笑(因为“阴城”让学生联想到了“阴曹地府”),心领神会:是判断句。我顺势引导:现代汉语中用“是”表示判断,古代汉语用什么表示判断句?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者,……也”句式,在轻松愉悦中就牢牢掌握了知识。
2、幽默的肢体语言和神态表情,会让课堂活泼起来,让学生在欣赏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语文课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课,因为语文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什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等。这么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单靠一张嘴去教学,肯定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这时老师如果运用肢体语言、调动神态表情渗入课堂教学,就会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感到赏心悦目。我在教学《变色龙》这一课时,结合故事情节,充分的运用了肢体语言和神态表情去表现警官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欺下媚上、阿谀奉承、巴结讨好的丑恶嘴脸,滑稽而幽默,让学生在开怀一笑的同时理解了人物形象,把握了这篇小说的主题,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3、幽默不等于搞笑,不要盲目追求课堂教学的“幽默”而伤害了学生的自尊,那样就会适得其反,让课堂教学陷入被动。
有一个这样的例子:在一次学校组织的听课中,授课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后回答。第一个同学回答后,老师又喊了一名学生回答,该学生胆怯的小声回答说与刚才那个学生的答案一样,老师一听竟脱口而出:“你每天吃的饭也和他一样吗?”这名学生顿时脸红耳赤、羞愧难当,整个教室也鸦雀无声,让人觉得喘不过气来。这名教师本想“幽默”一下活跃课堂气氛,不想却弄巧成拙,既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又让学生感到人人自危,不敢发言,不仅没有“幽”活课堂,反而使课堂气氛骤然紧张,这堂课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作为老师,应有高超的幽默艺术,让学生受到感染,而不应为了追求搞笑就不顾学生的感受,伤害学生的自尊,这样的课堂教学肯定是失败的,又怎么会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呢?恰到好处的运用“幽默式”教学艺术,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现在我的学生在日记中这样写到:“李老师是我见到的最幽默的老师。”“上李老师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他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知识,也给我们带来了学习的乐趣。”“幽默式”教学让我感到当一名语文老师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