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围绕“开卷是否有益”展开一次辩论。辩论结束后,以“记一次辩论赛”为题,写下这次辩论赛的经过,重温同学们的精彩瞬间吧!
场面描写是描写一个特定时间与地点内各类人物活动的总体面貌。那么如何生动而又真实地记录一场辩论会,具体从哪些方面入手?下面许老师就给你支几招:
(一)理清头绪,切忌心急。写文章切忌心急,首先要理清思绪,把辩论赛的全过程在头脑里回顾一遍,按事情发展顺序把辩论赛分为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三层。然后列好提纲,以免下笔后所写内容杂乱无章。
(二)开头简明,直奔主题。文章开头一定要简单扼要,明确交代辩论赛的时间、地点、参赛人物以及辩论主题等,也可以用辩手的某一句精彩发言开头,直接引入辩论赛,吸引读者的眼球,让读者有读下去的欲望。
(三)对辩论赛的整个过程我们不必一一描写,可以选取其中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一场。要写出扣人心弦在哪里,如相持——劣势——胜利,比如辩论双方的精彩对决以及动作神态、观众的反应等等,渲染出当时的紧张气氛,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四)结尾有力,重在收获。收尾处可放上自己的总结,谈一谈通过这次辩论会自己有什么样的收获。
总之,记录一场辩论赛,重点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记录辩论会的激烈场面,具体写出比赛的过程。二是要写出主要人物的活动和观赛者的反应。还可以在结尾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这样才能使文章引人入胜,不失为一篇佳作。
例文点评:
开卷是否有益
——记一次班级辩论会
重庆开县岳溪镇中心小学 刘帅
今天上午第二节课,我们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会。我们辩论的主题是:开卷是否有益。我方辩手是正方,支持开卷有益,反方辩手则认为开卷未必有益。[Y1]
首先,由我方辩手黄明轩开始了这场辩论会的首次发言:“我认为开卷必有益,因为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时,反方的辩手沈雨若反驳说:“有些同学看了黄色书籍,并入了迷,这还能算是有益吗?”顿时,台下的同学都望向我们。我不慌不忙地站起来对她的观点进行反驳。随着时间的推移,台上的答辩双方提出的观点越来越尖锐,辩论也越来越激烈。双方唇枪舌剑,各抒己见,犹如一场激烈的战斗,台下的同学时而赞许,时而紧张,时而又开怀大笑。[Y2]
最后,由我来作了一个概括:“书是智慧的结晶,书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人欲成材,士要济世,务必开卷读书![Y3]”
下课铃响了,徐老师对这次辩论会作了总结:“同学们,读书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但一定要读好书,读对自己有益的书,送给大家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Y4]
辩论会虽未分出胜负,但我觉得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我们的辩论能力,锻炼了口才,增长了知识,真是一举多得![Y5]此刻,我正用手中的笔,记下我人生中的第一场辩论会留作纪念。
【点评】
本文写得非常生动。在记叙的过程中,小作者并没有着眼于记录辩论者的每一句话,而是在将各方观点交代清楚后,着重渲染了辩论会的紧张气氛和同学们对辩论会的反应。最后,小作者还写出了这次活动的收获。综观全文,小作者不仅介绍了活动的内容,也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二、 贴近生活,想像神奇
读书三境界是清代文学家王国维提出的读书理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现实生活是想象的源泉。因此,要想写好想象作文,不能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而是要立足于已知事实,根据现实的情况,充分发挥人的思维能力进行想象。那么,如何进行合理地想象,让想象有“理”可依呢?
1.联系生活,重新解构。根据所写内容,迅速搜寻脑海中对相关事物的印象,加以再现,以此为基础进行想象。
2.发散思维,灵活运用。想象也是有生命的,也可以进行嫁接、移植。把优美的景色移为一处,把有趣的现象归为一物,或把美好的品质浓缩在一人之身。也就是说把想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联系起来,进行移植想象,灵活运用,重新建构新的世界。
3.开拓视野,勇于创新。文贵于有创新。想象作文也要求想象新颖,内容独特,这样才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为文章增色。
总之,想像要以生活为基础,我们写想像作文,一定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展开合理的想像,这样的文章才能有理有据,让读者信服。
星球奇遇记
佚名
2045年,我在国家航天局任职。这一年的9月份,航天局特派我和另外两名同事组成“太空历险团”,主要任务是对太阳系的九大行星进行科考。一切准备就绪,在人们的欢送声中,我们登上了太空飞船。
“五、四、三、二、一,发射!”顿时,我感觉到一股巨大的力量在推动着我的身体。半小时后,我睁开眼睛,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宇宙。“先去哪儿?”我问两位同事。“去火星吧!”同事建议说。[Y6]
“好吧!”我们达成一致,一路前往火星。
刚来到火星,举目四望,我惊呆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火星好美呀!要知道以前的火星,只是一个光秃秃的星球,表面布满了环形山,没有任何生物和水,无比荒凉。[Y7]
如今,火星彻底地变了。你看,那一条条清澈的河流,遍地肥沃的土地,满眼绿色的森林。抬起头,阳光明媚而又温暖,空气是那么清新……很多河外星系的人们慕名而来,决定在这里定居。大街上,车水马龙,行人川流不息。我们时时刻刻都能听到街上的叫卖声,孩子们的欢笑声,到处都是欢乐的景象。
时间有限,我们不能作过多停留。紧接着我们又去了其他的星球,收集了大量信息,获得了丰富的知识。
6个月后,我们回到了地球,并写下一份考察资料上交给政府。我们只想通过些资料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地球的状况越来越糟糕,我们不能让它变成以前的那个火星,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Y8] [Y1]开篇直奔主题,简明扼要地点出辩论赛的主题,吸引读者注意力。 [Y2]巧妙运用比喻和排比,增强文章表达效果,并多次运用成语,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当时辩论赛的激烈场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Y3]我作最后陈词,引用名人名言,语言准确,有说服力。 [Y4]辩论会接近尾声,老师作概述性总结,语言真实、生动,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心灵的启迪。 [Y5]结尾处写出自己对本次辩论会的感想和收获,升华主题,使得文章立意深刻。 [Y6]本段过渡自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Y7]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火星的变化之大。 [Y8]总结全文,发出呼吁:好好保护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