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就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的成因分析以及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学公平的基本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
一、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透视
1、教学起点不公平
1.1教育资源针对城乡来说,配置是完全失衡的,在农村教育经费是很少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也是尤为落后的。教育政策的制定一般情况下都是将城市的教育作为重点来进行发展,这样一来,农村的教育就被忽视了。当前,在农村的很多学校中,基本上教育经费的问题占有主导地位,甚至有一部分学校想要正常运转的办公经费也没有保证,据此,学校面临的问题也就随之而生,这样的问题在比较贫困的地方显得会尤为严重,从学校设施的角度上来讲,图书室、实验室、活动室根本无法建立起来,更不要说要建立电教室、微机室,越发不可能。从教学手段上来将,农村学习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一般都较为古老,一些学校为了可以将开支节省出来,那么在此基础上,教师想要参加一些培训或者教研活动根本不可能实现。
1.2落后的教师观念,没有很高的整体素质,不合理的结构,不稳定的队伍。当前,以下的几个问题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所存在的:第一,落后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的教学方法。农村教师受到在农村多年的影响之下,主导的地位就是经验主义文化模式,现在课程和教学改革是农村教师无法接受的,一直都在落后的观念中进行教学。第二,不高的整体素质,不合理的结构。农村的教师都没有很高的学历,一些地区还会有代课教师出现。农村中小学中的教师还没有很好水平的,并且可以适应农村的教学工作。
2、教学过程不公平
2.1农村教学会受到城市教学内容的影响,这样的话,就一定不会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任何帮助。当前,我国设置中小学课程,都会将城市作为重点,在语文、思想品德等一些社会教材中,已经无意识的将城市的一些价值观带进了课本中,对于这方面的知识,农村儿童根本无法理解。教学内容越来越城市化,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本无法适应。
2.2教学管理失范。很多市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于一些好的学校比较重视,但是在对于农村学校上的重视却太少了,根本没有认真进行管理。再加上很多农村小学的领导教学都很陈旧,没有很高的教学管理水平,没有太强的工作责任心,还有很多校长和教导主任对于怎么样进行教学管理是没有根本的方法的,也没有要依照的规章。有的学校还是将以前的制度作为管理的手段,激励机制在学校教学工作中是没有存在的,不明确的目标管理,很不适应现代教学管理理念。总之,当前,不健全的农村中小学内部教学管理,很多学校教学工作根本无法有序的进行。
3、教学结果不公平
当前,不平衡的矛盾是城乡学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城乡儿童在受教育上的质量是存在很大差距的。农村儿童和城市儿童相比较,在入学率、升学率、受教育年限等很多方面都低于城市。因为落后的农村基础教育设施,简陋的教学手段,农村儿童所接受的信息量是很低的,尤其是不稳定的教师队伍,不高的教学水平,造成农村儿童接受的教育往往质量都比较差。它的结果是,考上大学的人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这类人可以去城市发展,但是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考上大学,心情十分沮丧,只好回到农村。
二、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的成因分析
1、社会根源
二元模式是城乡所对立的,在户籍上也存在两种,一种是农业户口,另一种是非农业户口。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原来的户籍会将一个人绑在一个地方,农村针对这方面来讲,显得更是严重。这样一来,人们都认为在自己的原籍中生活是很对的,造成一些公民的社会地位和发展空间都是不公平的;因为各级地方政府会承担我国基础教育经费,户籍是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的主要依据,而且基础教育入学都在实行“就近原则”,所以,在城乡之间就会出现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
2、文化根源
作为农村教学特定生态环境的农村文化,它深刻的影响着农村教学。第一,安土重建、农恒为农、世不徙业、不思变革的自然经济状态的农耕社会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形式,自然性是农村社会的特点。第二,在我国传统农业,农民把土地作为唯一的生活支柱,他们的活动范围自然就会很小。再加上我国比较复杂的地形,交通很落后,农民认识的社会也是比较简单的。所以,在这样比较封闭的社会形态中,农村文化肯定会带有一定的封闭性。第三,因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乡土传统的农村文化和城市现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有一定相似之处。城乡的文化特质不同,存在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历史传统、族际关系、生活方式就会不同。
三、实现农村中小学教学公平的基本对策
1、调适文化冲突:改变教学观念,重建教师精神文化
新课程理念是农村教师一定要进行学习的,农村教师要运用这种新课程,将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变,尽量接受新课程中的理念。第一,要将之前的对教育的重视改变为现在对教学的重视。在新课程中,强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能动性激发出来。在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参与能力,教师要对其这种能力激励起来,还要把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起来。第二,将之前的对结果的重视改变为对过程的重视。重视过程,其实也就是要求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过程,将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和问题,对学生进行讲解,使学生可以在其中找到学习的方法,也可以将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进行全面的掌握。
2、加强师资建设:实行农村教师特殊制度,启动“农村教师培养国家行动计划”
现在的农村教师的工资还是很低,针对这个问题,国家一定要制定出关于农村教师改善待遇的方案。可以对农村教师的待遇在其基础上进行提高,让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的待遇有一定的可比性,以缩小城乡教师之间的工资差别,还要将教师的工作条件改善,使农村教师感觉到有物质的保障,使其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进行专业的发展。对于本来数量就很少的农村教师,再加上他们的质量都比较低,国家应该启动 “农村教师培养国家行动计划”。
参考资料:
1.肖正德.农村中小学教学不公平问题、成因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学科学版)2006,(09).
2.肖正德.农村教学边缘化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6,(09).
3.王凌飞.山东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不公平归因及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2).
4.肖正德.文化视野中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