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课程由于概念抽象、理论枯燥往往不被学生所喜爱。如今,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快乐,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变抽象为形象具体,变枯燥为鲜活生动,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
从教材改革实现了“一标多版”起,我们地区就一直使用粤教版教材。其教材因图文并茂,素材丰富而广受师生的喜爱,但将无声的教材变成鲜活课堂,是一种跨越,是一种智慧。我结合自己教学中的一个案例,谈谈自己肤浅的看法。
让教材的呈现形式“活”起来
要“活”必先“死”。教材是经过专家们深思熟虑、多方论证精心编写,经过严格程序筛选出来的,是教学最重要的教学资源。要让课堂“活”起来,必须熟识教材、收集教材信息;准确把握教材,理清教材基本观点、逻辑关系、教学的重难点;深入挖掘教材内涵,教材呈现的素材的作用。我教学粤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题《欣赏与赞美》第一课时《欣赏是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时,首先理清教材基本观点,教学重难点。欣赏他人的含义;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都有一些可爱特质、美丽感动之处,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欣赏是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是取之不尽的人生财富。教学重点:学会欣赏、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学难点:欣赏是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其次分析筛选出教材中对教学有用的素材。教材呈现的素材有探究园的生活情景,角色扮演交流的艺术,罗丹的名言,齐白石的画,微笑的图片,小链接微笑作用,孔子《弟子规》的名言,实践与评价以我喜欢你……的形式表达对同学的欣赏,阅读与评价《粉笔盒里的特殊奖品》。我筛选的素材有罗丹的名言,可直接给学生一种理念,生活中不缺少美;齐白石画,让学生直观感受欣赏内涵,从而理解欣赏他人的含义;微笑的图片,可让学生模仿感受微笑的魅力;阅读小链接,让学生明白欣赏他人要通过微笑表达,借鉴实践与评价的形式,让学生写出对同学的欣赏,培养语言表达和欣赏能力、从中也可以感悟欣赏的重要性。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将教材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活”打下基础。
用多种形式将教材“活”起来。教材多以文字叙述、图片展示为主,直观性和形象较差,可以将其变通为实物、照片、图形、漫画、情景剧、视频等方式,与教师的讲授结合起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更深的理解教材内容。在教学《欣赏是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时,将齐白石的一张画变成齐白石作品欣赏视频,教学素材更丰富,更具形象性和直观性;在别人身上发现美,分别用刘亦菲、潘长江、韩红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欣赏他们身上不同的体态、性格、才学美,直接让学生欣赏自己,挖掘教师身上的心灵、品质、气质等内在美,将文字变为典型鲜活的素材,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同时,学生情绪激昂,教学高潮迭起。将图片的微笑变成学生的微笑,感受微笑的魅力,增添课堂教学情趣,让教学回味悠长。
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活”起来
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管理者,更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教师在采取讲授、情景熏陶、让学生探究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的同时,必须让自己鲜活起来,感染学生。在教学《欣赏是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时,参与到学生讨论中,共同与学生一同寻找我们身边美好的人和事物,教师积极严谨认真的态度,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表达出对我的欣赏时,真诚给予感谢;学生精彩的回答给予掌声和由衷的赞美,情感随学生、教学的变化而动。情感丰富真挚,个性鲜明的“活”教师犹如一位优秀的主持和演员,调控着教学的氛围,让教学游刃有余,课堂有声有色。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自我培养能力的过程,采用多种学习方式,多种感官同时运用,让学生的学习“活”起来。如在教学《欣赏是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中,学生观看《齐白石作品》视频,感受作品的美,领悟齐白石老人豁达的心境、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精湛的绘画技艺,产生对齐白石老人的崇敬之情和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在轻松愉快受到感染和教育,学生喜欢。自主、合作、探究寻找我们身边美好的人和事物,具有挑战性,激发学习的热情,开拓视野,积累知识,学生愿意。从生活实际出发谈自己被欣赏的感受和欣赏他人的感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学生心悦诚服。做一做:自己模仿微笑,开心舒怀。写一写:把你对欣赏的感悟写下来?训练思维、培养能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看、听、说、读、写等学习方式多样化,让学生喜不胜收,让课堂活力四射。
让思维的空间“活”起来
新课程理念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拓展。并将其设置成问题,让学生充分的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思考延伸到大自然、延伸到社会、延伸到现实生活,让教学的内容“活”起来,学生的思维“活”起来。在教学《欣赏是一种积极地人生态度》时,我主要设置了三个问题:一是观看完齐白石老人的画作及简介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齐白石笔下的花、鸟、鱼、虫都那么可爱?二是展示明星刘亦菲、潘长江、韩红的图片,欣赏老师等这些人物身上体态、性格、内在美之后,继续探究寻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美好的事物?三是在谈自己被欣赏和欣赏他人的感受后,把你对欣赏的感悟写下来?问题的设置有一定难度,具有可探究性,能激发学生思考。然后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点拨引导拓展教材。第一个问题让学生探究明白,欣赏不仅仅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一种豁达的心境,一种谦虚友善的态度。第二个问题让学生探究明白,不仅仅只有教材呈现的人物美,更有自然美、文学美、艺术美、建筑美、生活美。第三个问题让学生探究明白,欣赏可以增加知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开阔心胸,提高素养、欣赏他人是一种尊重,被人欣赏是一种幸福等等。这些是教材本身所没有的,这是课堂教学中生成的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教材,拓展教材。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就在学生无限的思维空间中“活”起来。
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今天,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教师的教学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一个不断开发和创新的过程。学生的良好品行的形成不是说教就能简单解决的问题,更需要学生在感悟、体验中提升。作为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思想品德课程,更应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广大师生所喜爱。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老师,我们要在课标的指导下,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学会灵活处理运用教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活跃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们乐学、爱学,享受学习。让思想品德课“活”出特色,“活”出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