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学校来说,教育质量是其实现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农村的中小学来说,教育质量高低与否直接对农村青少年的劳、美、体、智、德的综合发展会产生影响,同时也不利于我国实现全国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实现不同级不同类的人才的培养计划,所以不管是什么类型、级别的学校都十分注重教学的质量,因此,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进行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四个方面展开了对策分析,希望可以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对策分析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中小学教育在全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占了很高的比例。对于实现我国的全面教育水平的提升以及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来说,是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的,同时还会影响新农村的建设。现阶段,虽然我国的农村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及公平性都有了更高的关注度,同时也被纳入了教育改革之中。但是对于农村的中小学教学来说,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教育质量堪忧,因此,本文针对怎样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进行了对策分析,希望可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水平的发展。
1、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需要增多
和城市相比,农村没有那么密集的人口,人均收入也不多,乡级以及县级的财政力量不足,因此普遍存在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设施设备不足、教师不足以及生源不足的现象。所以,为了实现教育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发挥改革的作用,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意识,需要以市级政府为中心,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投入进行增加,达到减轻乡、县两级政府在财政方面的能力,对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进行保障,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状进行改变。除此之外,政府还应给予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一些保障政策,促进教育的质量的提高,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与此同时,还应提供一些补助资金来帮助家庭贫困的学生上学,实现教育的保障,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借助于多种类型的方法实现投资渠道的拓宽,集齐社会各界的共同力量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效的对资金进行管理,保证运营的高效性。
二、对农村的教育监督运行机制进行强化,实现政策法规的落实
为了让政府投入到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法规、政策得以落实,实现作用的发挥,对保障的力度以及经费的投入进行加强,杜绝教育经费产生浪费以及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变了样,各级政府需要对监察的力度以及监督的机制进行加强,在监督以及检查的范围之中纳入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使用、投入以及保障力度,实现教育均衡以及教育公平的落实。
对与农村中小学教育有关的政策条例进行宣传,将教育行政部门的地位进行提高,保证其主体性,对入学的通知制度以及学生退学报告的制度进行完善。根据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实际,减少城乡教育之间的落差,避免城乡教育存在“一刀切”的情况。实现对其教育的监督以及评估,对责任的划分进行明确,落实责任到个人头上,考核当地的领导政绩时应以农村的教育质量作为一部分参考,实现教育方针以及政策的全面落实。
三、整合教育的资源,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以农村本地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相关的调整,不能出现“一刀切”的问题。为了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进行切实的提高,实现农民的减负,从而帮助更多贫困的孩子上学,实现辍学率的降低,各级政府需要对农村的情况进行分析,经过讨论之后,实现对各个地区的学生分布数量进行科学的研究,实现学校布局的合理性,在距离学校距离不近的一些学生的家附近对教学点进行保留,尽量保证学生入学的就近原则,实现上学的便利性;还应建立相应的宿舍,这样如果学生上学比较不方便,还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以及改善。还应及时的供给奖学金以及助学金,对成绩优异的农村学生以及家庭贫困的学生以一定的帮助,对强制撤点或者是合并学校给各方面带来的不便降到最低,实现农村学生的就学率。
还应升级改造农村的中小学教育中使用的设备,例如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注重宿舍的建造,确保教学活动可以正常的开展。整合教师的资源,可以进行轮岗制的实行,让农村的中小学生也可以对优质的教师力量进行享受,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飞速提高,进一步保证教育的公平性以及均衡性。
四、实现农村教师素质的提高,将农村的教育质量进行提升
进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改革的过程之中,应该对农村的教师质量进行提升,提供培训的平台,实现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对新知识进行掌握,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培训环境,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茁壮成长。
还行对农村的教师进行思想的教育,对终身教育的理念进行灌输,应该跟随时代的发展,对自身的知识体系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强化,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队伍进行强化,将农村的实践与教育的理论结合起来,让教师在农村的教育实践之中成长为具有农村特色、时代特色的新型教师。
对教师的职业自豪感进行培养。因为现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环境不是很好,为了改善农村的教育问题,应该对农村教师的资金待遇进行保障,提高农村教师的社会地位,实现职业自豪感的提升,促进更多的教师投身于农村的中小学教育之中。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将农村的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进行提升,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基于政府的有效措施、政策,对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中加大资金的投入,对区域内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整合,对其进行优化配置,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水平以及专业素养,打造一支实力较强的农村教育队伍,将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水平进行提升,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快速、健康以及可持续性。将教育均衡、全面的特点进行切实的落实,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促进农村的发展,实现我国教育改革的整体性,为我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为我们祖国的发展提供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胡丽娟. 提高农村偏远山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J]. 小作家选刊, 2016(16).
[2]白玉珠. 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文理导航旬刊, 2017(1).
[3]孙潘. 浅谈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问题[J].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16(2):42-44.
[4]李健. 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教育, 2017(1):00009-00009.
[5]秦家林. 农村中小学教学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科学导报, 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