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理论与实际相联系,体现高中阶段地理教学应有的要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深化他们的地理认识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地理视野,扩展地理思路,培养地理应用意识,提高应用知识于实际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鲁迅先生说:“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事实上,课外实践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地理现象和结论到大自然中、到社会实践中去考察,从封闭的课堂转移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教学中我们要教会学生联系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天气预报、旅游、查看地图、商品流通等;联系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深化学生对联系实际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例如,调查市场经济状况、研究乡土发展规划、开展乡土建设咨询等;联系生产发展、经济建设的实际,突出地理科学促进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功用。例如,资源评价、对外交易、经济发展规划等;联系地理学对于人类文明、社会的重要作用和古今中外地理学家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取得重大发现及贡献的融合,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热爱地理科学、树立远大志向;联系与地理科学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例如,人口、能源、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联系其他学科文化知识,促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地理学的重要作用,扩展联系实际的内涵。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的源泉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从而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权力感,让学生自己用理论知识来解答生活实践中的困惑,解决社会生活中的难题。”因此,学完高中地理有关城市和环境的内容之后,我们组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分析我县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是什么?分析我县城市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评价县政府为改善城市环境所做出的规划与措施,并对急待解决还未解决好的问题,提出建议并设计出改进方案。在这些地理实践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学习地理,在地理学习中学会生活,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探索性,进而培育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学生地理自学能力的培养方式、方法与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加以创新、思考与总结,才能通过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