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开放题在教学上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上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开放题 中学数学 教学模式
在上个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封闭式的全新题型,也就是数学开放题,这种全新题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首先重视的是一种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上的培养,同时体现其层次性和完备性等方面的特点。在开放题中,由于其解题方法以及答案上的不唯一,可以充分摆脱学生对教材以及教师的依赖性,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独立的探索和思想,从而将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这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的确立以及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上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开放题的教学,一方面可以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上的培养,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会自强、自信等基本品质进行培养。因此目前的数学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开放题的教学模式,并从其涵义、价值以及类型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讨论。本文就以开放题为切入点,浅谈中学数学中的开放题教学。
一、中学数学开放题教学所需注重的问题
(一)注重教学上的多样化和规范性
由于开放题自身所具备的开放性特点,因此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给予了学生较大的自主权,可以依照在自己的意愿来实现对问题的解决,同时所得的答案也各不相同,这就在数学教学上体现出了多样性的发展特点。但是这种多样性并不代表开放题本身在教育过程中就是毫无限制的,需要注重教学中的规范性。首先需要给予学生学习自治权充分理解和尊重,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同时需要在理性和科学标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数学交流和合作,从而确保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不断的纠正和完善。
(二)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技能上的掌握
开放题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优势。然而与常规教学模式相比,它暂时只能处于辅助地位。开放题教学首先应该确保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开放题的编制、选择和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实际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要处理好教材、教师与学生等多边关系。总之,不管教学活动以何种方式开放,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这个中心来展开。
(三)注重对开放性的适度把握
开放题在教学上最大特点就是其教学上的开放性,教师要编制出有价值的开放题,设计出真正意义上的开放题教学,就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有开拓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在开放题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便于师生合作交流的座位结构,因而其课堂组织方式也是开放的。然而,课堂教学由于受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时空等因素的制约,必须考虑适度性问题,即开放题的“开放度”不宜太大,要保证课堂教学能正常、有效地进行
二、中学数学开放题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中学数学的开放题教学过程中,为了更为有效的实现其教育价值上的体现以及教学目标上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策略进行转变,注重在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结构、教学内容结构以及师生关系结构上的变化,从而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开放题教学模式的全面构建。开放题教学模式首先需要突出的就是学生对问题的研究性,在具体的教学上以数学问题的构建为中心,以问题的开放性为平台,在发挥教师引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突出学生学习自主的基础上实现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中学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是需要对学生所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来实现对问题解决途径和策略上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利用课堂提问、个别交谈以及巡视等方面对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进行了解,并对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个体差异进行分析,既需要引导和鼓励学习程度较高的学生对问题答案寻求上找到更高水平上的解答,同时还可以适当考虑到学习程度不高的学生实现对问题的解答,从而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在开放题的教学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智力体验。
其次是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前,对学生目前的数学思维水平以及现有数学知识上的掌握进行大致了解,并对问题的思维方向和起点进行初步确定的基础上,对学生有可能出现的思维方式和途径进行预先估计。然后在课堂上对开放式问题进行展示,打破学生固有的认知模式,在对问题展示的过程中需要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基础上对问题理解所产生的质疑点进行陈述,同时需要进行及时的解决,保证学生在对问题理解上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和障碍,避免在问题提出的最初阶段就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挫伤,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认知理解能力。
第三是需要对问题进行延伸,尤其是那些在课堂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或者是可以实现延伸发展的问题,可以留给学生在课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思考;而对于那些在课堂上已经实现解决的问题,需要对解决的结果进行集中的,让学生在对结果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实现对新认知机构的够爱你,也就是说对学生的认知活动以及学习行为进行规范,对问题解答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纠正,但并不要认知上的统一性,这也是开放题的开放性所决定的。
最后就是需要注重进行一定的数学交流的,其交流过程中就是利用可以表达数学思想,数学问题、数学关系、数学方法以及数学概念的数学语言来实现对情感和信息上的传递,而在传递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生三种能力上的培养:数学思想的接受能力、表达能力以及转换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开放题既是一个全新而陌生的课题,又是一个范围广、内容深的课题。在传统数学教育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开放题在问题数量中所占的比重。由于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费时较多,不宜过多展开,否则将影响整体教学任务的完成。另外在目前的中学数学教育背景下,学生对数学开放题还不太适应,应适当控制题目的开放度,这样才能更好的达到开放题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姚冰.加强数学开放题教学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J].新课程(中学版), 2009, (12).
[2]:李艳君.浅谈初中数学分层教学[J].考试(教研), 2010, (04)
[3]:陈朝旭.初中数学常见开放题的类型与策略[J].考试周刊, 2010,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