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因此,我们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激发主观能动性
教师必须尊重受教育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要尽一切可能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刚入学的儿童具有好奇、爱动、争强、好胜的特点,他们的求知欲强,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喜欢研究新问题发现新规律。我在“口算、笔算相结合”教学中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一入学就把学具引入课堂,使学生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我首先教会他们如何操作。对于他们来说,小棒、图形不仅是一种学具和算具,还是一种“玩具”。当他们得知这些学具可以帮助学好数学,深深地为它们所吸引。课堂上的自由摆、集体摆、小组比赛摆,既具有游戏的色彩,又富有比赛的气氛,学生摆小棒、摆图形,行动迅速,兴趣很高。时而看数摆小棒,时而听数摆图形,时而动口陈述操作过程,眼、耳、手、口、脑多种器官协调活动,符合儿童单项注意力不易持久的心理特点,从而形成了广泛的信息通道,使其思维处于异常兴奋的状态。同时,三种计算方式的结合,相互交替的学习、练习和运用,使儿童的脑神经的兴奋与抑制相互调节,学习情绪高涨,气氛活跃,寓学于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儿童的心理要求,从而激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虽然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只要我们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
学环境,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创建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氛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问学生答,甲同学答错或答不上来,再请乙同学回答。在这种一对一大大的交流形式中,学生只能老老实实地坐着,规规矩矩地举手,耐心地等待发言的机会。这样不但埋没了许多聪明学生的智慧潜能,还扼杀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机会,也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在教学中,我提倡多向交流,使学生能够在一种幸福的体验中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可以教师提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提问教师答或学生提问学生答。多向交流既可以面向学生个体也可以面向学习小组。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节时,讨论一开始,就有学生向老师发问:“老师,为什么利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用数方格的方法准确、简便。也有的同学向别的同学发问:“请你回答,要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等等。在这种轻松活泼的多向交流中,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大脑高度兴奋,思维活跃。在问答与思考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能力得到发展。此外,作业设计、学习检测等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同桌之间、小组之间相互出题对考等多向交流的形式,在出题和解答的思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养成创新习惯。
“只有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人”。也就是说要以学导教,实现教为学服务,建立生动、活泼、互动的课堂教学环境,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诱发创造的灵感。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摆正师生角色关系,明确学生是数学知识的探索者、构建者、应用者,而教师仅是组织者、激励者、协同者。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应少讲、少说,把大量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实现生生多向交流,而非仅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单向信息交流。其次,学生参与形式要多样。要充分协调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生学习,打破师“讲”生“听”、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尽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具实践,观察数学现象,思考、概括数学规律,动口表述、交流、评价,使课堂教学成为活动式的教学,让学生亲自经历知识探索过程,萌发创新意识,人人参与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培养创新型人才。例如在教《圆的面积》时,我在课的开始,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你们学习了那些平面图形?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3.在推导中你运用了什么方法?学生明确了推导图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方法是:应用割补方法,将新图形转化为已学习的旧图形,根据新旧图形之间的联系,运用迁移规律,逐步推导出新的计算公式。然后,我就因势利导,要求学生这节课运用同样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了帮助学生操作,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用你的学具把圆拼摆成一个你熟悉的学习过的平面图形,摆好后讨论:1.你摆的是什么图形,它的面积和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2.图形各部分相当于圆的那些部分?如:有一位学生这样说:我把圆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圆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一半,也就是c/2,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就是半径×半径×圆周率。另一位同学马上又有不同意见,他说:我也把圆转化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周长的1/4,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直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1/4周长×直径,整理后,圆的面积也是半径×半径×圆周率。另外,还有的同学把圆转化成了梯形、三角形等,同样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的方法很多,丰富的想象、推理给大家带来了无限的快乐,进一步点燃了学生发现探究的火花。
总之,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要研究的课题。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根本任务,创设有利于创新的教学氛围,以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使得他们人人敢创新,人人能创新。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