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培养小学生识字兴趣,激发识字愿望;它不但能使小学生的阅读期提前,更能提前开发小学生的大脑。在识字教学中,联系生活教学,感受汉字之源;会意字教学,尝试造字之趣;生字编字谜教学、做游戏识字教学,培养小学生识字能力。
关键词:兴趣 识字方法
识字教学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教好的,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还不够完善,识字又需要较长的过程,再加上汉字难认难写的特点,更增加了识字的难度。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识字能力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识字教学。
新课程教育理念指出,教师应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可以自由的拓展延伸。超越教材,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树立生活处处能识字的“理念”。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采用生动化、形象化的识字方法,让他们可以摆脱识字教学单调、沉闷、枯燥的气氛,提高识字效率,还能训练学生口头语言的能力。例如:“瓜”字中间的一点,学生书写时容易落下。学习生字时,让学生想一想吃西瓜时,红红的瓜瓤里藏着的黑黑的瓜籽 ,这一“点儿”就象那瓜的籽。当学生写生字时只要联想到此就不会把它落下了。又如教学“开”、“关”字时,我就利用了教室里的实物门、窗来演示。教学“开”字时,我事先把门关好。我首先出示生字卡,读准“开”字的音,然后再轻轻把门一开。学生看后,自然就明白了什么是“开”。同样的方法,在教学“关”字时,我事先把门开着。首先出示生字卡片,读准“关”字的音,然后把门轻轻一关,学生看后自然就明白了什么是“关”。最后,再让学生来演示开门、关门以及开窗、关窗等动作。这样,通过实物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不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使学生对字义的理解更加准确。
2.会意字教学,尝试造字之趣。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的第4课《日月明》为会意字识字。以“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二人从,三人众”的韵文形式出现,要求学生认识会意字“明,鲜、灭、男、休、刊、林、森、从、众”。课后的“读读想想”,让学生扩展认识“歪、晃、品、晶”。学生在读韵文、谈发现中渐渐明白了“日+月=明,一+火=灭,二木为林,三木为森”的字理关系,很容易地认识了这些生字。为了激发学生识字热情,感受造字乐趣,请他们说说还认识哪些“品”字形的字。有的学生说出了三个金是“鑫”,三个石是“磊”,三个水是“淼”……学生们纷纷答对了,同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3. 引导学生轻松识记合体字。
针对汉字中合体字尤其是形声字多的特点,我引导学生在掌握汉字偏旁部首的基础上,学会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识记合体字。如:“爸、巴、把、吧”的教学:课本最早出现的是“爸”,学生大多早已认识,联系字义教学生认识“父”字头。后来《比尾巴》一课出现了“巴”“把”,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从感性上认识独体字和合体字之间的联系,懂得“爸”去掉“父”字头,就是“巴”,“巴”加提手旁组成“把”;再后来,《自己去吧》出现了“吧”,让学生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它,学生有的说“巴”加口变成“吧”,有的说“把”换成口字旁变成“吧”,有的说“爸”字的“父”字头换成口字旁变成“吧”。现在,通过分解合体字,运用偏旁、字的部件加减、替换的方法识记新字已经成为学生最常用的方法。
4.为生字编字谜。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猜谜语的方法进行教学。因为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故而采用了猜谜语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告”了,谜面是“一口咬掉牛尾巴”,“休”字谜面是“一个人靠在木头旁”,“样”字的谜面是“小羊栓在树木上”等。“雨”字时,我讲述了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连念两遍,请学生猜谜底。每次一说到猜谜语,孩子们就来劲,教室里总是鸦雀无声,学生们个个都在认真地想,不一会儿,孩子们纷纷地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谜底是“雨”。学生们猜对了,我就出示“雨”字的图片,让学生记住了“雨”字的样子,然后再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准“雨”的字音,学会“雨”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猜谜语来认识字,不但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对字的识记。
5.做游戏,找朋友。
如在教学形声字时把偏旁和独体字写成许多卡片分给每个学生,请某个学生举着手里的偏旁先站到讲台上来。如“女字旁”站上来,问谁来和我做朋友?下面就会有好几个小朋友上来和他站一起,如“子”“马”“乃”“生”“未”“且 ”等,上来要说:“我和女字在一起我们是妈,妈妈的妈 ”;“我和女字在一起我们是好,好人的好”……
6.学会观察生活,主动识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为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告牌、商店名、包装袋、车站名……都是学生学习汉字的活资源。曾经有一个学生,她总是忘了“福”字的发音,可有一天,当她和妈妈一个酒家吃饭时,门上倒挂一个 “福”字这个“福”字便无意被她牢牢记在了心里。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识字能力有许许多多的好方法,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认真真地去探索,相信学生的识字效果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