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语文新课标新解
语文新课标新解
来源:互联网 sk007 | 李玉萍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语文教学改革二十多年了,但语文教学的现状仍不尽人意,功利性仍在。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得不反思。我们必须恢复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反朴归真。

  一. 语文教学回归到培养语文素养上

  应当承认,当前的语文教学受高考和评价体制的限制,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中学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朴归真的“真”。

  在古代,说某某能写一手好宇,能写书信,这人的语文素养就好;相反,说某某的语文水平差,住往说这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一筐。可见古代私塾的语文教学目的是何其简单。但尽管简单.却包含了教会做“人”的基本能力这一亘古不变的道理。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能说会道”“出口成章”“下笔成文”不就是对一个人语文水平高的最好评价吗?

  语文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几种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做法:

  1.走进教材,让学生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含有丰富的情感,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对学生心灵的震撼是极其深远的。所以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过程中,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性、工具性。

  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篇课文。教师应重视用文学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教材,让学生在听、说、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在教学中,进行多种形式的表情朗读,展现课文描写的形象,抓住课文中有一定内涵的词句即“传神之笔”进行体会,落实语言文字的综合训练。

  2.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从课内来说,每一节语文课留出3至5分钟给学生扩展阅读和本次课文有关的材料,让学生有新的感受和新的体验,语文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从课外来说,加强课外阅读和实践。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班委选举,课前‘1分钟演讲’;谈论班级生活;开主题班会;让学生在“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这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好方法。

  二. 语文教学回归到学生阅读背诵上

  吕叔湘先生曾讲过,在北大读书时,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一位外国教授,一上课就让他们读,如果不懂,还要读。就这样,一堂课读来读去,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了。可见,读,在语文学习中是很重要的。

  叶圣陶先生多次重申“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非多读不可”,在他的《精读指导举隅》一文中,力推“吟诵”。正如诗圣杜甫所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古圣先贤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我们当代的有些语文教师却束之高阁,去搞新花样。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口而诵,心而惟”,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一味地读,一味地背,在硬性读背的戒尺下不也培养出了大量儒生!幼童牙牙学语,启蒙老师没有什么句法分析与教学模式,不也成功了吗?今天的教师“为讲而讲”,学生“为学而学”,“方法”多样,而学生学完一段时间后或复习时却知之甚少,正如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仅是“到此一游”而已。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

  朱熹曾说“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

  巴金回忆说,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存在我的脑子里面,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懂得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笔者在南师大听语文课时,该校的语文特级教师王栋生曾幽默地说“南师大的语文课没听头,就是读读背背”。

  三. 语文教学回归到学生自悟探究上

  当前的语文教学,不管是老调的“教师讲,学生听”,还是翻新的“教师问,学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师拨,学生转”,其总体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喧宾夺主”的情况基本未变。

  语文教学,不是教师故弄玄虚的卖弄,也不是教师讲述教师本人的读书心得,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去感受体验。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悟探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深信,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悟”便是学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径。在“读”的基础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学“文”。“文章乃天成.妙手偶得之。”

  语文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学者们这样概括“自主学习”: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学生的自悟探究,绝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领悟,必须在老师的引导,师生的讨论下进行。自悟探究中有思维培养,自悟探究中有语言训练.自悟探究中有创新的火花。笔者在初一新教材的语文教学中,尝试运用“小组互动探究五步法”,也就是:1.读——读喜爱的语段;2.说——说探究的内容;3.问——问不懂的问题;4.帮——帮助解决疑难;5.选——选探究优胜者。课堂以多元的对话为模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亲切、活泼的气氛。课堂上或争先发言、或正反抗辩、或据案慷慨、或点评、或小组讨论。教师在课堂上架设起一座文本与学生对话的桥梁。采用这种方式教学《羚羊木雕》市级公开课时,受到听课的老师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新疆艺术《新疆艺术》
《新疆艺术》杂志,于1981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5-1297/J,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文化管理、...
砖瓦世界《砖瓦世界》
《砖瓦世界》杂志,于198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5376/TU,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企业管理、...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杂志,双月刊,于1994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2-1637/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
红旗文稿《红旗文稿》
《红旗文稿》(半月刊)创刊于1964年,由求是杂志社主办。本刊注重对重大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的深度解读,梳理理论源流,分析现实依据,透视决策背景,比较国际经验,见微知著,求...
时代经贸《时代经贸》
《时代经贸》自2003年创刊以来,由于其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深受各级政府财经主管部门、国内外财经界、社会中介、理论研究和教学人员等各界...
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
《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月刊)创刊于1964年,是由黑龙江教育杂志社主办的小学教学类文选刊物。办刊宗旨: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宣传教育战线的先进典型,交流教育教...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