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从艺术教育价值观谈起,剖析了外面环境中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及原因,并列举了相关的成功经验;进而联系我校的艺术教育状况,探讨了取得的成就和获得的经验,并指出了尚待努力的方面。
关键词:艺术教育观;中专院校;艺术素养
一、外部环境中的艺术教育观
前国家副总理李岚清认为,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以《音乐·艺术·人生》为题的讲座,先后在全国的高校开设近40余场,聆听讲座的师生遍及几百所高校,约10万人。他在讲座中列举了李四光、钱学森、杨振宁、爱因斯坦等科学家丰富生动的事例,说明音乐对于激发人的创造灵感,创意思维,提高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李岚清提倡青年要培养欣赏经典音乐的能力。他说好的音乐不但给人带来欢快愉悦,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还能激励人们去追求自身的高尚,培养广阔的胸襟。
由此笔者想到美国哈佛大学的教育方式。哈佛的教育者反对“死读书,苦读书”,强调“全面发展”。 1993年起哈佛大学开始了一年一度,规模巨大的艺术节。艺术节期间上演200多场的文艺节目——有音乐类的合唱、通俗音乐、摇滚乐、民族音乐、鼓乐等;还有舞蹈类的芭蕾、伦巴、爵士舞、现代舞以及戏剧等。演员全都是哈佛大学的师生。除此之外,还有雕塑、陶瓷、图片、文学作品展示。这些形成了哈佛大学特有的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哈佛强调的是艺术在生活和教育中的重要性,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目的是通过师生的亲身感受,从而激发师生的审美需求,提高审美趣味、品位。
二、我校的艺术教育现状
笔者感到,作为国家的重点中专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近几年我校的艺术教育在领导的重视下,学艺活动的开展,各类艺术团队的建立,以及在市区镇频频获奖,使我们在培养人才的观念上有了新的突破。近年来,我校顺利获得“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的称号,也获得了市级、国家级重大奖项。在拓展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学生艺术鉴赏水平以及对艺术美的感受过程中,我们做了许多的探索和努力。我们深知,学生只有切身体验与参与,才能更进一步地了解艺术,才能领略到艺术的魅力。与此同时,我们也深知,艺术教育的价值决不仅仅是有建立几个艺术团队和获得几个奖项的问题,而是要通过艺术教育这一特殊教育手段,让每一位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素质得到提高,人格得到完善。
现在的中专生不是不喜欢美的东西,而是不懂、不会。05年下半年,我校成立了打击乐队。学生从看不懂乐谱逐步成长到乐在其中地演绎乐谱,体会到艺术活动不是简单的音符、节奏的连结。比如在练习鼓乐《滚核桃》时,学生除了学会协作、配合,还深入了解相关人文方面的知识。这样在演奏时,学生内心就有了丰富的想象:秋收时的黄土高原上,农民喜摘新鲜核桃,将它置于瓦房顶晾晒,随着演奏的变化,核桃干熟之后,风吹自落。学生在再创作的过程中,不仅给自己也给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
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尤其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人人平等。这是我校艺术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为此,我们做了如下的努力:首先我们艺术教师要有较强的敬业精神、业务素质,要用教学成果证明艺术教育带来的影响,从而赢得领导的支持和广大教职工的认同。其次,联合工会以及教工团支部,举办各类艺术活动提高教职工的艺术品位和审美层次。教务部门为积极参加学艺活动和在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同学加学分,并给予特殊的奖励。学校的舞蹈团、合唱团、打击乐团、戏剧社等等团队,这些曾获得过市级、国家级大奖的团队,在校园里起着示范作用,使得校园文化更锦上添花。
三、结语
近些年来,各个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一次笔者参加市里中职教研活动,活动主题是“走进合唱艺术,提升职业素养”。主讲人讲到一桩真实的事情:某校学生合唱团正在演出,恰巧这天某大公司来招聘员工,当公司老总路过演出现场,被歌声吸引住了:和谐的声部,优美的音色,严谨的分工,极富朝气的表演,让他们感到,合唱队的表现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企业精神的体现。老总当即拍板:“这些合唱队的学生我都要了”!陪同的校领导介绍说:“他们还有一年才毕业”。不料老总说:“我预定!”这句“我预定”就是给艺术教育最高的评价和肯定。
上个月笔者有幸参加了兄弟学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为《同一首歌》做合唱指挥。那天的万体馆内,一派节日景象。师生们为演出紧张有序地忙碌,全场演出气氛热烈,各类节目精彩纷呈,师生们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最让笔者感动的是,老师和同学们同台演出,师生同演一个节目,他们同样认真、投入,平等融洽的师生氛围、相互默契的配合赢得了阵阵掌声。这个场面让笔者久久不能平静。在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呼唤着这样的场面。然而相对来看,我们的艺术团队仿佛只为各类比赛而准备,面对的还是少数人。艺术类教学活动与其它学科相比,有时得不到理解,处在夹缝中,诸如排练场所飘忽不定此类的问题影响着师生的积极性。从艺术教育规律来看,无论哪个门类艺术的成长都需稳定、长期的磨练和积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发生质的变化。
无数的成功事例和经验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智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价值。放眼未来,我们现在努力把握对每个学生的艺术教育,就是对社会文明乃至中华民族整体文化素质提升做出贡献。笔者渴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关心、参与艺术教育活动,共同让艺术教育之树常青,开满绚丽的花朵,结出累累的果实。
参考文献:
【1】叶朗:把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是时代的要求[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
【2】邢煦寰:艺术掌握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刘丽霞,王岗峰:重新认识美育的“独立价值”——当前学校美育状况调查的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
【5】宣琳:高职生美育实践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01) 。
【6】林绿茂:美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探索,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