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要:针对生物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提出其重要途径是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
坚持进行乐学情绪的培养,并在此基础上联系学生生活及实践的课堂外教学活动,把理论知
识和生活实践充分联系起来,培养学生观察、认知、实践、探究、思考的能力,使很多抽象
的知识得到感性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主
动性,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进而培养高中学生对生物学科乐学、好学品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生物学;乐学;好学
中国图书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培养学生对生物的乐学、好学品质是一项已开展多年的课题,但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高中学生的这一品质的课题开展较晚,是近几年开展的课题研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人提出生物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
[1]、有人提出案例教学问题
[2]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教材
[3]总结出素质教育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认知、实践、探究、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2.课堂内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坚持进行乐学情绪的培养2.1教学中采取做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深入,高中阶段生物知识的难度和宽度均有所加大,学生学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若在课堂上适当采用游戏实验教学将学生置于一种自然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可以有助于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
例如,四种含氮碱基的名称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学生难以记住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并牢固地记住四种含氮碱基的名称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我们可以采取做游戏实验的教学方法。课前,让每一位学生制作一个尺寸大小为16K的硬质纸张,上面写上含氮碱基的名称或字母(每人只写其中一种)。上课时:第一步,让一位学生登台当指挥,当喊出一碱基时,制作该碱基纸牌的学生手执纸牌站立,其他学生坐下;第二步,当喊出“配对”时,制作与该碱基互补配对纸牌的学生手执纸牌站立,其他学生坐下,完毕后,再喊其他碱基并配对;第三步,然后,让每一位学生轮番上台当指挥重复前两步。
在课堂上采用这样一种做游戏的教学方法气氛异常热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兴致盎然地参与在整个游戏实验中,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学生会牢牢地记住四种含氮碱基的名称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同时学生也会恍然大悟:为什么DNA分子复制后子代生物的遗传性状会保持稳定性,这就为后面学习和掌握孟德尔遗传定律奠定了基础。这正好符合美国伟大教育学家杜威的观点:在做中学。
2.2各学科间的知识相互运用解答试题,使学生感受所学知识被应用的乐趣 在生物课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机会增加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肯定的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同时对课堂教学效果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用其他学科的知识解决生物学的问题。
在数学排列组合知识方面,学习孟德尔遗传定律部分内容时应用较多。例如两杂合子甲:BbDdEeFF和乙:BbDDEeff杂交,其子代个体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几率为多大?我们可以利用数学上的排列组合知识运用加法和乘法原理来解答:
亲代: Bb × Bb Dd × DD Ee × Ee FF × ff
↓ ↓ ↓ ↓
子代: BB Bb bb DD Dd EE Ee ee Ff
(表现型) 3/4 1/4 1 3/4 1/4 1
和甲表现型相同的:3/4×1×3/4×1=9/16,
和乙表现型相同的:3/4×1×3/4×0=0,
则与双亲表现型不同的:1﹣(9/16+0)=7/16。
再例如DNA分子的多样性:含氮碱基有4种的情况下,每一个碱基位都有A、C、G、T4种可能,若1条多核苷酸链中有100个碱基,则此链有C
41×C
41×…×C
41(100个C
41相乘)=4×4×…×4(100个4相乘)= 4100种形式,而生物体内的DNA分子往往含有成千上万个核苷酸,可见他们的排列方式是一个天文数字,从而使学生从数字上体会到DNA中蕴藏着巨大的遗传信息。
在化学知识方面,生物课内容与之有密切的联系。学习酶的专一性时,为了使学生更明确这种生物催化剂与化学催化剂的区别,我举例MnO
2作为化学催化剂可催化截然不同的反应:而作为生物催化剂的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这一类物质的分解,不能催化其它物质的分解。学习糖类时,结合化学中有关知识,说明葡萄糖与果糖的同分异构关系;给出核糖C5H10O5与脱氧核糖C5H10O4的分子式,使学生直观看出其名称的区别;通过多糖、二糖的水解反应探讨与单糖的关系等,都可使学生不觉得死板。在物理知识方面,也与生物学有广泛的联系。学习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时,理解膜上蛋白分子多在ATP驱动下运动,那么磷脂双分子层的磷脂分子为什么也可在一定范围内运动呢?这里把握住分子运动论,问题便迎刃而解。学到中耕以促进根的呼吸作用时,不免要涉及中耕保水的问题,这里可以提示:土壤板结必形成土壤毛细管,水分会顺毛细管大量散失,而中耕的作用在于切断了土壤毛细管,避免了水分丢失。这时,学生为物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能解决生物学问题而欣慰,知识的掌握便自然一些。在哲学知识方面,生物学中许多原理能用哲学知识帮助理解:非生物与生物界的统一性;遗传和变异的辩证关系;蛋白质多样性与DNA多样性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同化作用与异化作用的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以及生物发展进化原理等。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够准确应用哲学原理,理解以上思想,同时也学会了终身受益的思维方法。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生态系统部分和选修3第5章生态工程方面的知识与地理学的知识相互交叉,学生对本部分知识已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学习时可以采用学生登台试讲,教师指点补充的办法。新型教法的采用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更能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其中学习到我国珍稀植物为什么多为裸子植物的问题,可引导学生联系我国的山脉多数为东西走向阻挡了第4纪冰川的运动,使第4纪地质大冰川对我国影响较小,使她成为许多地质时期植物的避难所,造就了我裸子植物王国的地位。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的热情,达到了事半功倍之效果。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