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摘要:针对成人计算机技术职业教育特点:必须学,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本论文提出了在教学模式上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阐述了“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结合成人VBA技术培训中“工资条”的制作案例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一般应用步骤:创设情境,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展开讨论->完成任务->评价任务。
关键字: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工资条VBA设计
正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各行各业均实施计算机化管理,对于已工作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成年人也开始学习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甚至有些人应用到一些办公软件的开发,如在OFFICE中利用VBA编程实现一定工作的自动化,这就给我们成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结合成人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一是使用计算机和相关应用软件办公是其工作所要求的,必须学。二是学习是为了更出色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是学以致用、立竿见影的,即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学习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围绕以上特点、目标,结合多年开展成人职业教育工作的经验。我认为在成人计算机技术培训中应积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面以VBA制作工资条为例,介绍任务驱动教师模式及其应用步骤。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介绍
对于常讲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师来说,一般都是先从该软件的界面及功能菜单出发,讲解其功能、操作程序,通过演示,将操作效果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达到的目的是以不变的菜单体系应多变的实际需求,但这种教学方法只局限在应用软件里讲功能,没有将功能与实际问题(实际中应该解决的问题)联系起来,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抽象,不好理解,达不到教学预期效果,更不用说应软件去解决实际问题了。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学生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解决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的实践活动。
在任务驱动教学中以任务为主线,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点拨下,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任务的完成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的主要步骤大体分为:创设情境,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展开讨论->完成任务->评价任务。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实施步骤
依据以上步骤,我们以成人VBA技术培训中“工资条”程序设计为例,讲解“任务驱动”的应用。
(一)创设意境,呈现任务
所谓创设意境就是为学生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使学习能在一种与本节课教学内容一致的情境中发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各种途径创设学习情境,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萌发强烈的探究欲望。所谓呈现任务就是学生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目标,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点转换成许多模块,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有趣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
在本例中的情景即财务工作中每个月为每名职工制作一个工资条,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将全体员工带有单个表头的工资表转化为每人一行数据带有表头的工资条,任务模块分解:1、制作界面;2、代码设计:(1)编制流程图,(2)Worksheet、Range、Cell对象的功能、属性、方法的应用;3、程序测试
(二)明确任务,展开讨论
将任务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教师要做的事情如下:一是创设任务情境,加强引导,如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等信息,帮助学生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有用的信息。二是根据任务的难易程度,来确定教法。如果任务相对比较简单,可以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做,如本例中界面的制作、流程图的编制;如果任务有难度,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找出哪些是学过的,自己已经会做了,哪些是新的知识,自己还不懂,如本例中过程的使用、变量的定义、For循环的使用都是学过的,而工作表、单元格的引用则是没有学过的,通过分析,暴露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任务。三是师生共同讨论在引用工作表、单元格是应该明确的内容、这样就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下一步骤完成任务打下基础。
(三)完成任务
在明确任务,分析暴露问题,获得解决问题思路的基础进入到完成任务阶段,教师应发挥两方面作用:一是讲解已经明确的知识点,即上面分析的未学习过的知识。二是作为帮助者或指导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大胆地去完成任务。如在本例中,教师应讲授集合WorkSheet、对象Range、Cell的功能、属性和方法,指导学生开展工资条代码编制工作。教师在该阶段应走到广大学生当中,主动观察,发现易错的问题,并据此开展讲解、分析。在方法上可以由教师或学生直接示范,掌握集合WorkSheet、对象Range、Cell的应用,完成工资条程序全部代码的编制。
(四)评价任务
评价是学习者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评价方法有两个方面:一是过程评价,即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完成任务活动中的发言、技能、协作、创新等对学生作出评价。可以先让学生互评,再由教师点评,其目的是发现不足之处。如在本例中,工资条的制作有很多种,为什么要用VBA?用VBA实现的方法也是不同的,为什么要用到循环?在单元格引用中Range、Cell用哪个更好……这些问题学生们都会不时提出,通过过程评价可以使学生知己之短,学人之长。二是作品评价,即对学生正在完成和已经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如举行一个作品展示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学生更加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在本例中在对工资条程序从界面、代码、程序结构、测试情况开展点评,学生通过再次分析任务,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
通过以上任务驱动模式的应用,学生完成了工作任务,解决了实际问题,该模式体现了“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思想,在成人职业教育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新性,有利于成人学习、掌握及更好的应用计算机技术。
[参考文献]
1.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高职高专计算机任务驱动模式教材)周剑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