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摘 要:全球化背景下,通过深入实践校企融合,探索“双主体三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技术技能融合项目课程体系,建设配套教学资源库,从而实现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全球化;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资源库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爆发的网络和信息技术引发了技术全球化,并带来了人才需求全球化。社会需要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人才,这需要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技术技能相融合的课程体系,与全球化企业标准相对接的课程标准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1.校企深度融合,搭建“双主体三平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需求的全球化不仅要求具有熟练的岗位操作技能,同时要求具有精湛的工艺改良技术,适应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需要。经过十年的探索与实践,校企“双主体”办学,发挥学校在专业教育和专业技术训练方面的优势,企业在生产实践和职业素养训练方面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由校企合作共建新产品开发工作室、企业教师工作站、学生创作室等师生技术研发中心。学校、企业、研发中心一起构成人才培养的三个功能平台,即专业教育和专业技术训练平台、生产实践和职业素养训练平台、师生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实践训练平台,形成 “双主体三平台”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双主体三平台”人才培养模式框图
在这种模式下,借力企业资源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技术研发中心等,由企业的技术能手参与教学,与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企业在合作育人中的功能和作用贯穿于学生整个在校学习阶段,突破目前“实习就业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局限性。校企合作提升至更深层面,延伸至合作开展新产品开发、原创设计、工艺改良、技术研发等领域。学校、企业、研发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各自的功能。
1)学校承担学生的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技术素养;
2)企业承担学生的技术实践、管理实践、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生产实践技术技能水平;
3)研发中心通过真实项目和新产品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展技研技改项目,为企业服务;开发专业技术技能融合训练项目案例和课程包(技术技能训练项目指导书、课件和项目评价标准)。
2.构建技术技能融合项目课程体系在全球化背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深入分析职业面向及工作岗位、技术技能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提升的新需求、典型工作任务过程和职业能力。依托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室,研发中心等,将真实生产任务经过分解转化成教学项目,根据实际生产需求重构技术技能融合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从单项岗位技能需求出发,传授单一的、碎片化的和局部的知识技能的套路,改变只注重训练操作技能,不注重训练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将技术与技能、理论与实践截然分割的教学理念。如图2所示,技术技能融合项目课程体系由基本技术技能融合项目、专业技术技能融合项目、综合技术技能融合项目、创新技术技能融合项目组成,层次由低到高,内容由浅入深。

图2 技术技能融合项目课程体系
3.技术技能融合项目设计技术技能融合项目是以项目为载体,将理论知识和实训内容相结合,强调应用各种制造方法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同时在设计和实训过程中培养同学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如图3所示,基本技术技能融合项目以四足步行器为载体,融合三维建模、车削加工、铣削加工、钳工装配、钻孔加工等专项技能和齿轮传动设计、四杆机构设计、材料选择、工程图识读等技术要点。这些技术技能分别融合了三维建模与工程制图、数字化机械设计与体现、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和金工实习技能课程,在三维建模与工程制图课程中完成建模与出工程图纸工作,如图4所示。在数字化机械设计与体现课程中学习齿轮传动、连杆机构设计与运动分析,在金工实训课程中完成加工装配。并同步进行创新训练,自行添加机构,实现具体功能,如开发清扫垃圾的功能。
图3 四足步行器项目载体 图4 零件工程图4.建设课程标准与教学资源库按照全球化企业的人才标准和技术标准,建立和创新与之对接的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同时围绕全球化企业真实项目整合课程,与合作企业共建专业核心课程,根据企业的实际项目开发教学项目,教学案例,配套项目指导书和教材。着力培养具有面向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就业,熟悉国际和国内两种交往本领,了解国际运作和国内运作两类知识的全球人才。
5.结束语以校企双主体办学为载体,借力企业设备资源、先进技术、企业标准、岗位能手及企业文化,共建研发中心,混编学校和企业资源,构建全新的项目化课程体系,搭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全球化企业需求,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迎接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对人才提出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俞仲文. 高职院校应高举技术教育大旗[N] . 中国青年报,2011,18(4):11版.
[2] 俞仲文. 时代呼唤高职教育3.0版[N] . 中国青年报,2013,14(1):11版.
[3] 战丽梅.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制造业的“世界工厂”地位[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4):35-37.
1/2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