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发生在小学手工课上的一件事。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一次手工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小板凳。下课了,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出自己的作品,而爱因斯坦同学迟迟拿不出来。望着累得满头大汗的男孩,老师破例地同意他明天再交。她深信,像他这种成绩很好的学生,一定会制作出精致的作品。第二天上课时,爱因斯坦高兴地把一只小板凳交给了老师。这是一只做工粗陋的凳子,其中有一条凳腿还偏离了原来的位置,歪歪扭扭的。女老师原本充满期望,现在一下子变得很失望。她极不满意地问大家:“同学们,这样蹩脚的小木凳有谁见过吗?”话音刚落,整个教室轰地响起了一阵嘲笑声。 “依我看,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这更糟糕的小凳子了!”女老师越说越生气,两眼直瞪着爱因斯坦。然而,爱因斯坦并没有胆怯地坐着,一声不吭,而是迈着大步走到了讲台的前面。 “老师,您说得不对!我能找到比这更差的凳子。”他涨红着脸,语气十分肯定地大声说。小伙伴们顿时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疑惑地看着爱因斯坦。只见他很快地返回座位上,像变戏法似的从自己的课桌下面拿出另外两只小板凳,它们的模样更加难看。 “同学们,我现在手上举着的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小凳。”爱因斯坦解释道,“刚刚交给老师的是第三只,尽管它不是那么好看,无法令人满意,但总要比前两只更强。”
此时此刻,课堂上再也没有谁笑了。同学们变得肃然起敬,向爱因斯坦投以钦佩的目光。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脸上掠过一丝愧疚的神色,随后向这位优秀的学生挥了挥手,请他坐下。
........
“这样蹩脚的小木凳有谁见过吗?”“依我看,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这更糟糕的小凳子了!”老师说出的这些话会深深伤害孩子的心灵。这小板凳虽然很丑,但却是爱因斯坦用稚嫩的小手一点点做成的。老师看见爱因斯坦的前两个板凳时有些愧疚,她也许会自责,会反省自己的评价语言。而我每当想到这个故事时都会提醒自己:对待学生作业正确评价 , 不做“爱因斯坦的老师”。
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美术课程的评价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潜力和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全面评价学生。在实际中,我是这样做的:
一、以鼓励评价为主。
“评价应多几把尺子,多一把尺子将会多一批好学生。”美术教学评价也不例外。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学生个体不同,对知识的掌握和美术技能的表现也不同,所以不能用同一高标准去评价每一个学生的作业。只要学生认真做了作业,也许他画的不完美,也许他做的手工有些粗糙,但是只要他进步了我就会去鼓励他。多看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予以表扬和鼓励,这会更多的促进学生的进步。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美术作业也同样有差别,我们应多用鼓励性的语言来评价。当然,鼓励评价并不是对于作业一味的表扬,当面对学生表现不足的地方,则多用发展性的语言来评价。如“你的画面色彩丰富,再细致些会更好”“构图不错,还应注意色彩的搭配奥”“比例正确,线条再流畅些更棒”......这样的评语既肯定了优点,又指出了不足,且易于被学生接受,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
二、用好自评与互评。
评价时可设置自评与互评环节,让学生在互评自评中学会欣赏,让学生自己参与到观察、思考、总结、评价中去,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有时,教师在作业中指出学生的缺点,远不及学生在课堂上作业讲评中自评、同学们互评中自己认识改正更见效果。当然,刚开始学生评价可能会很机械很表面,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参与评价的次数多了就会越来越好,对我们老师、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同时在学生参与评价的时候,我们还可以更多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审美倾向,更利于老师准确的引导学生。
三、注重展评
展评的形式可大可小。最常用的有课上展评和课后展评。
课上展评即学生作业结束后,教师在黑板上设置展区,由学生自行张贴作品,有老师或同学点评。这个环节学生参与性高,氛围是热烈积极的,效果通常也不错。
再来说课后展评。教师应利用学校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展出学生美术作品,如分为时间段(期初、期中、期末)在不同的地方(教室内、外墙,宣传橱窗、美术教室)进行展出。美术作品展览会的形式要生动活泼。比如把课堂作业贴在教室后的展板上,还可以以个人作品影集、个人画册、公布校园网站等方式进行展出。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宣传海报或请柬,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展览评价能让学生之间相互观摩、相互交流,有利于激发和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兴趣。
四、评出自己的风格
教学工作中,利用自己擅长篆刻的特长,制做了不同的印章。最简单的是刻有星星的,依据学生作业质量高低不同分别在作业上印有三星、二星、一星等。复杂些的是图文并茂的“我是小画家”、“绘画小明星”等印章,这种印章是对学生作业的极大肯定。每次发作业时,学生都会争先恐后的先看看自己得到的是哪种印迹。时间一长,同学们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认真作业,交最好的作品,得到老师的鼓励印章。这种评价方法,大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但却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会滚落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师的倍加呵护。”保护学生,关爱学生,就让我们从正确评价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