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如何利用好减轻负担后的空余时间,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图书馆就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好去处。加强服务,做好学生的阅读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和课外阅读指导,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字:图书馆;指导;活动;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全面改革给学生带来两方面的变化:第一,减负后课余时间的增加;第二,要求学生博学多才,全面发展。因此,如何利用好减轻负担后的空余时间,是搞好素质教育的关键,而图书馆就是消磨"闲暇"时间,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好去处。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小学图书馆在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更显示出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面对素质教育,提高服务水平,是当前农村小学图书馆建设的重要课题。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应有作用呢?
下面谈谈我是如何利用图书馆进行素质教育的:
一、加强服务,做好学生的阅读辅导。
首先、组织课外阅读小组,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目的。
在每一个新学年开始,图书馆都要组织学生参加课外阅读兴趣小组,定时开展读书活动。课外阅读小组的第一次活动,对学生讲述雷锋、赖宁等英雄成长的过程,并向学生介绍这些英雄平时是如何读书的。他们都是从优秀图书中受到感染,产生共鸣,形成自己的志向,化为英雄的行动。要让学生知道,一生要有所突破,必须把阅读基础打得宽厚。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宽厚扎实的基础是垒不成摩天大厦的。所以学生一旦有了正确的课外阅读目的,就能善于从书中吸取营养,保持读书的深厚兴趣,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其次、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
学生在阅读中存在许多问题,小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太多时间阅读课外书,一般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分为指导型阅读和自主型阅读两种,指导型阅读是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大多与课内学习配合,比较有明确的目的性;自主型阅读是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有可能出现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就必须开展导读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宣传优秀图书,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因材施教,比如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与心理特点和思想认识水平以及接受能力,为低中年级学生推荐中外名著的简写本、科普读物、童话、寓言、故事等,为高年级学生推荐中外名著与经典、名人传记、散文、杂文、诗词等。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应该与课堂教学相隔开,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和专任老师相配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不同时期对不同年段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把课外阅读与课文教学、写作教学以及听、说、读、写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它们相辅相成。
最后、指导督促学生做课外阅读笔记和资料卡。
有些学生,平时看了许多书,知道了很多材料,但临时要用时又找不到了,这是由于平时没有做读书笔记和卡片习惯。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和卡片是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人有一条著名的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指做读书笔记。善于读书者总是书不离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及烂笔头”。做读书笔记有助于学生巩固记忆,积累宝贵资料,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积极引导,提高学生道德素质。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尔基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从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理智的人”。有益的书籍能引导学生树立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崇高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如何从书籍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呢,我想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很多学生的课外阅读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根本没有一个好的阅读方法,而获取最佳阅读效果的主要途径是科学有效的读书方法,常用的阅读法有:(1)三步阅读法,是我国历代学者所推崇的读书方法。这种方法常用于阅读古代作品。(2)五步阅读法,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综合性自学方法,比较适合需要精读的书籍。(3)笔记阅读法,这是通过笔记辅助阅读的读书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对这种方法的概括。因此图书馆在开设阅读指导课时应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培养他们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阅读技巧,阅读方法有许多,读书无定法,各人的读书目的不同,个人的性格脾气也不同,所以要根据自己具体情况,择优选取,形成自己的一种阅读方法。
三、开展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教育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图书馆是以书育人,是对学生进行多方位教育的重要场所,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芳草地。学校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和课外阅读指导,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开展读书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学校要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如每学期组织“朗诵赛”、“故事演讲赛”、“读书心得会”、“读书笔记展览”等,这会使学生产生深厚的阅读兴趣,提高分析辨别能力、写作能力和自学能力。使每位学生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在阅读中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水平。
2、环境熏陶,提高鉴别能力。
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代。他们的好奇心强,但分析鉴别能力差。社会上的不良现象随时可能危害着青少年一代的健康。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抵制方法是,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优秀读物,开展积极向上、生动活泼的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在精神世界上树立起一道坚实的防线,自觉抵制社会上各种不良的影响和危害。同时,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对小学生的成长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图书馆要用各种进步书刊、书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选择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相结合的好书,从而提供学生辨别真、善、美的能力,这样,可使学生的心理世界和灵魂深处,从小打上一个全面发展的烙印。
3、发挥教育功能,为课程改革服务。
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学校图书馆充分发挥着应有的功能,为教学、为课改服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幽雅的环境,为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受益的场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里的文字、图像素材,并有选择的应用到教学中,使之服务于我们的教学,服务于课程改革,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形成一个素质教育的综合体。学校充分利用图书馆,全面发挥这一功能,让图书馆真正成为发展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使素质教育的天更蓝、路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