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让“读”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
让“读”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
来源:互联网 sk004 | 杨淑兰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古人读书讲究的是熟读、吟咏、诵记。苏秦苦读,“头悬梁,锥刺骨”所以能游说天下;杜甫勤读,“读书破万卷”,所以能“下笔如有神”。现代,鲁迅连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所以成为文坛巨匠……可以说,历代的伟人大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自己“读”出来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名言,正道出了“读”的重要性。因此,要坚持“以读为本”。即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当然,现在以读为本,并非是让学生整堂课都捧着书一味地读,不知所云地摇头晃脑地背课文,而是要有层次性和指向性的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做好引导工作,带动学生通过读,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展开与文本的对话。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心中要有“两头”,一头是文本,根据文章本身的特点,有一条指引学生理解文章的思路,使学生更容易地与文本开展对话;一头是人本,能始终激发学生的阅读需要,激发学生读课文的高涨热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通读感知。

  我们常常听到教师走进课堂,非常直白地说“请同学们自由高声朗读,把课文读准确、读流畅。”这句话,这是最朴实、最真实的话,也最能突现“以读为本”的新理念,促成学生对“读”的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

  良好的“读”的习惯,还需要教师严格地培养。很多教师,在第一课时,总是让学生反反复复地读课文,自由读,指读,“开火车”轮读,对于难读的长句,教师还进行示范辅导。我觉得,花这个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你读懂了什么?”――细读感悟

  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并有所感悟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这里的“有所感悟”是指在阅读活动过程中,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是学生自主深入地读书后的一种自悟自得,是学生语感能力的体现。这阶段,是最能反映教师的创造力,往往是课堂教学中最精彩之处。

  这一过程的开展,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仔细阅读,在细读的基础上,开展学生、教师、文本的对话,这些对话反过来,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细读,发展了学生的语感。保证学生细读的质量,细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特征。

  1、读思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问题可以是教师点拨的,更需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有意识地将课文与先前的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联系起来,就能找到所学课文的异点,从而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书,目标明确,就读有所得,读有所悟,达到大纲所要求的“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2、读议结合。课堂就是同学们交流的平台,读书要与讨论交流相结合,要强调师生、生生互动。当然,《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少不了课堂的交流。没有交流,与文本的对话就无法开展,交流会使阅读更加深入,交流也会使学生在一些阅读误区中返回过来。教师适时点拨、导读,正确处理“自主感悟”与“价值观导向”之间的关系,肯定正确,纠正错误,平等对话。这样读议结合,以议促读,以读促悟,以悟导读。

  3、读练结合。阅读教学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各种训练都要以读为基础。练习并非都是要学生拿起笔来写,通过比较读、对比读、换词读、删词读等的精心设计,都是体悟语言,培养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效措施。

  三、“为什么这样读?”――品读悟情

  有了对课文内容和作者语言特色的理解,我们就会自然地从心中产生一种与课文内容相和谐的激情,有一种与作者心灵的沟通的需要,这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实现。对课文进行品赏玩味地读,更深入地去感悟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更进一步地升华思想,陶冶情感。这一环节的读,教师往往出于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对学生进行辅导“应该怎样读课文”,通过“渲染导情”“范读激情”,有时效果却不一定好,因为学生的感悟与教师不一定是同步,这样做也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时,我们还可采用“读中悟情”、“评读促情”的办法进行辅导,教师在学生读完课文后,这样问“你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自觉地纠正不正确的朗读方法。

  如《花潮》一文的朗读教学,在读赏花这一片断时,我让学生设想自己就在欣赏这满树海棠,带着心中的惊喜,来读课文。有学生读得声音太高,太快了,我问“为什么这样读?”他说:“又惊又喜呀?”我又问:“赏花该是怎么赏的?”许多同学都发表意见:要慢慢欣赏,细细品味,读的时候也需慢些,声音要抑扬顿挫,激动处,提高声音,才能表现出激动来。我再让学生来读,有时自己也来一两句示范,让学生通过比较,找到感觉,把课文读得越来越好。

  为了提高朗读兴趣,活跃气氛,教师就设计多种形式的表演性朗读。如分角色读、表演读、游戏读等。也可组织小组、女生组、男生组、全班等不同范围的齐读,有时也可配合进行录音或教师的范读,在品读中加强感情交流,实现共同升华。

  四、“你想将它读背吗?”――诵读积累

  “多美的文章,你想把它读背吗?”教师一煽动,学生跃跃欲试,这也是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为之喝彩。“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哪一位文豪不依赖于对语言的积累来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需要对“语言材料”的积累。学生在理解感悟基础上熟读成诵,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吸收,形成语感。

  当然,教无定法,要体现以读为本,也并非都要有这样一个读的过程,还是要以本文开头提到的两个“本”为基础,教师要根据文章体裁,写作特色,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等具体情况,组织学生的读的过程。文章难易程度不同,以及学生对这类文章的接触程度不同,教学方法也可以有所不同。教师可以省略一些步骤,或者改变一些读的顺序,这样课堂才会有活力,有生气,深得学生的喜爱。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杂志季刊,于1998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由新疆广播电视大学主管主办的学术性刊物,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北京理工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99年,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北京理工大学...
汽车电器《汽车电器》
《汽车电器》杂志,于1960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3-1097/TM,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综述、专题...
冰雪运动《冰雪运动》
《冰雪运动》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223/G8,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仪器器材、...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学报》是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该刊遵循立足该校、开放办刊的原则,面向以生物工程、生物技术、制药工程、应用化学、城市园...
国际经济评论《国际经济评论》
《国际经济评论》杂志,于199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11-3799/F,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财政金...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