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影响教师实践能力提升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各高职院校师资需求不足的问题愈加突出。2006年,全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拥有专任教师28.3万人,生师比为18.3:1。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7.2万人,仅占25.5%,在这其中民办高职院校比例更低,全国219所民办院校共有“双师型”教师10340人,仅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7.5%,与教育部要求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左右的要求相差甚远。[3]仅以北京市高职等职业教育教学检查情况为例,平均只有25.17%的教师获得职业技术资格证书,参加过职业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只有38.15%,教师中曾下厂实践的也仅占23.9%[4]。而在许多地方,往往还达不到这个比例。如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虽然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由国内外专家教授组成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57人,其中高级职称18人,“双师型”教师比例却仅占约20%[5]。甘肃省2009年高职院校拥有的专任教师0.7万人,生师比为24:1。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0.22万人,仅占31%,相比而言,甘肃省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的人数及“双师型”教师的人数较少。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短缺的同时,高职师资结构也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历层次偏低,高学历教师数量偏少,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数仍然偏低,稳定性较差,更缺乏学术带头人和其他优秀教师资源;二是职称结构不合理,非专任教师职称普遍偏低,初级职称和无职称者占非专任教师总数的比重高,且职称结构严重偏向理论教学方面。
3、兼职教师队伍管理不科学,师资流失问题严重
在“双师型”教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目前各校对兼职教师的管理不科学。许多兼职教师都不具有教师任职资格,虽然这些教师具备了本专业较高的技术水准,但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师培训,缺少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对教育教学规律不太了解。同时兼职教师存在着精力分散、研究学生不够的问题,时间上、精力上难以满足教学要求,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学校往往由于考虑成本和有些专业教师比较难聘的原因,对其缺乏严格的考核制度。和本科院校相比,多数高职院校教学科研条件较差,工资福利待遇不高,教师聘用制度不完善,待遇不高,各种福利政策难以实施,加上各用人单位“挖才”、“抢才”现象严重,导致很多高职院校师资流失严重。此外,兼职教师缺乏相对稳定性也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表现为兼职教师队伍欠稳定,在某些时间段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
4、缺少专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评估体系不够完善
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是职业教育成果的保障,因此,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职教教师,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国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是分开的,由师范院校承担职前培养,教育学院、进修学校开展职后培训。随着高校结构调整以及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师教育一体化正成为改革的方向之一。但对于职教教师而言,目前国家教育部在全国设了很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但还没有一所专门培养从事职业教育教师的高等院校。从目前情况来看,高职教师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学历层次的培训还没有畅通渠道;技能培训难以对口;培训内容与教学实际脱节;多数学校的师资培训还停留在老教师对新教师的“传、帮、带”上;师资培训只注重追求数量不注重质量和效益,只注重业务培训不注重全面素质提高,只注重扩大规模不注重优化结构。另外,教师中重视职业教育研究的人员不多,创新意识不强,不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到目前为止我国高职院校仍在沿用传统的基于职业技术示范学院的培训模式和以普通院校为基地的培训模式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训,尚未建立相应的制度。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走过了不寻常的发展道路。尤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建设,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了高职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拓宽了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建设,夯实了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而且全面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比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队伍建设在国家示范性建设的带动下,取得了突出建设成果,290名教师达到了“双师型”的水平,占专任教师的66%。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途径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要着眼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要紧密围绕如何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如何将“理实一体化”教学方式运用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如何将“做中学、学中教”的职业教育的理念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深度融合。实行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既要有证书,又有职业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既有更要有相应的实际职业能力,既要充当理论教师,又要指导开展实验实训工作。学校还要聘请大量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主要途径有:
1、培训与取证。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拓展培训网络(如校内培训、校企合作培训、高校深造、师资培养基地培训、出国研修等等),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教学能力培训、教材建设与课程开发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其教育水平和执教能力。(1)通过国家教育部搭建的高职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有计划组织和选派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进行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2)研究制定青年教师学历进行培训制度,鼓励青年教师进行在职学历学位的进修和深造。(3)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必须参加职业技能取证培训,不断提高自已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适应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比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与甘肃省人社厅共同建立的第66个技能鉴定所、北京广联达慧中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甘肃分公司与学院联合建立的广联达培训基地、建筑业应用软件公司上海鲁班软件公司与学院联合建立的应用软件培养基地、美国SolidWorks公司与学院联立建立“Solidworks中国授权教育基地”和“Solidworks中国授权认证考试中心”等技能培训平台为教师进行技能培训。2007年至今有216名专业教师参加了相关技能的培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2、联合开发。高职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需求不断开发创新师资培训新领域,比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市场调研,及时与锐捷网络公司合作挂版成立了“锐捷网络分院”,利用锐捷网络公司的资质联合开发并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29名专业课教师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素质得到了提高和拓展,并获得了“工程师”的资格证。与长安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甘肃长安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联合培养汽车维修技术人员,6名专任教师参加联合开发的相关活动,教师的双师素质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