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在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学习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觉得根本用不到实践中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是对知识本身的教学给予重视,而将学习知识的价值的教育忽略掉,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
一、构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我国传统尊师的影响下,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从而导致学生上课时过分紧张,尤其在这种故事性内容较少的数学学科上,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于那些学习差的学习来说,学习数学就等于上刑。要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才能有创新的灵感。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是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空气,对学生们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学生越来越敏感,只要学生感受到真爱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但是前提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待差等生,要充分地帮助他们弥补数学知识上的不足,使他们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其次,教师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的各种进步,要经常夸奖学生,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再次,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要高。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能够博得学生的信任,进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数学相关知识进行拓展
数学相关知识的拓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数学文化教育和数学的艺术美。(1)数学文化教育。在我国,数学从小学开始就已经作为主要课程。数学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小学高段学生对数学史了解的太少,甚至为零。事实上,学生对数学史有关的知识是非常感兴趣的,因此,提高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可以通过数学史的渗透来进行。其实,在小学教材中,已经涉及了一些数学史的内容,一般都是以阅读材料的形式出现,往往教师为了抓紧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将其内容让学生在课下自己进行阅读或者就当没有直接跳过,对于小学生而言,即使是高段学生,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都不高,在课下进行阅读几率非常小,因此导致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较匮乏。另外,虽然是高段学生,其实他们还都比较喜欢听故事,都希望老师在课上多讲一些与学习有关的数学小故事,这样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也提高了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要结合教材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在讲圆周率时,涉及一些祖冲之的成就;在将比时,给同学们介绍下“黄金比”等等,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学习质量。(2)数学的艺术美。首先,展示数学简洁性的特征。数学美的重要特征是简洁性,这里所说的数学简洁美并不是单纯的指内容本身的简单,还包括数学表达形式的结构简洁。例如,“+”、“-”就是用很简洁的方式来表示正负。数学符号是当今最简洁、最明了的文字。无论是在知识的学习掌握上,还是在知识的运用过程中,用简洁的方式来分析处理数学问题。其次,展示数学统一性的特征。所谓数学统一性就是指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学生的系统整理能力关系着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牢固程度,而数学统一性能够充分地体现学生的系统整理能力。在数学教材中,数学的统一并不明显,它是隐含在教材中的。(3)利用数学整齐性的特征。数学中到处都存在整齐性,都是一环套一环的,数学问题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追求整齐美。例如,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后,接着就会研究立体图形等等,这样的问题,在数学中普遍存在。在数学中,充分利用整齐美,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实现愉悦的学习。
三、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首先,利用数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特征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都比较生活化,数学信息鲜活,时代气息浓,知识面广。小学高段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上越来越渴望获得别人的认同,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问题,能够使学生这种心理得到满足。因此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尤其是那些与学生有直接关系的数学问题,更能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任何知识的学习,前提是感到有用,才会有学的兴趣。数学学科本身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教师若能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数学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觉得生产生活离不开数学,便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其次,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感觉功能十分强烈,计算机辅助教学集声音、文字、色彩、图像功能于一体,以其色彩绚丽,直观形象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了“看、想、做”的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学的开放性。小学生因其经验和经历有限,空间想象力尤为缺乏,函需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而空间与几何的知识在小学教材中又占有比较大的比例,特别是到了高年级,许多学生觉得空间和图形这部分的知识变化最多,知识比较难学,基于这种情况,在课堂中利用计算辅助教学,通过计算机课件的直观演示,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也帮助学生发现规律,构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也有部分学生表示不喜欢多媒体教学,他们表示有时看不清,也有的认为多媒体教学令他们不能集中注意力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上。这反映了只有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针对小学高段学生而言,其中处于中小学衔接时期,小学与初中之间的教育教学方法存在很大的差异,再加上无论从深度还是从广度来讲都加深了,从而使得学生感到不适。为此,笔者通过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提高小学高段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秀芳. 提高数学学习效率的几点建议[J].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人教版), 2009, (11) .
[2] 寇正芳.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数学意识[J]. 教育革新, 2005, (05) .
[3] 马贵莲. 浅谈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08, (11)
[4] 廖良才, 陈凯. 搞好课堂教学“六个转变”,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