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美术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学生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同时让学生有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美术教育也被公认是培养创造力的学科之一。传统教学重结果而轻过程,新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学要创新,强调共享与合作,强调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合作交往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我结合参与式,互动交流式教学的尝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合作学习,体现集体智慧
首先作为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根据他们的能力和学习情况将他们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让他们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在我上《纸板的联想—坐椅设计》这一课时,开始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高,他们拿着准备的材料无所事事的坐在那里,看到这个情景,我立即启发学生随意剪裁纸张,将它们扭曲,组合成各种形状,然后使它们成为舒适、实用、稳定的座椅。在我的启发下,学生们行动起来,小组成员你一言我一语开始策划作品,甚至有的小组还考虑到了和实物的比例问题。在合作中,他们完成了属于他们共同的艺术成果,围在自己的作品前,他们兴奋不已,在课堂小结时,有一位同学说:“我拿着纸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是同学的话语启发了我,没有小组同学就没有我今天的作品,我认为我今天的成绩应该和小组成员分享。”在合作中,学生们兴趣高涨,共同体验着集体的力量与智慧,分享着快乐,这就是合作学习的优势。
展示自我,课堂生活化
在我进行教学时,我常常让学生拿着自己的作品上台表演,如在上《艺术品的收藏和拍卖》时,我让学生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上台去拍买自己的作品,在拍卖中研究作品的艺术价值,学生在台上兴致勃勃的介绍自己的艺术作品,估价并拍卖,几乎所有的学生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每一组的表现都是日渐成熟,一组比一组精彩,在“拍卖”中学生学到了知识更增添了学习的乐趣。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法目标也能实现,但可能会乏味,课堂缺乏生气,而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则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艺术走进生活,生活融入艺术。
相互学习,促进个体成长
现在的美术教学,已经不再是那种只能用笔画的教学方式了,在教学中,我们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我总会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时间,要求学生走下座位,去别的学生那里去学习,给学生一个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能够相互交流。在必要时,我还会让学生上台将自己的设想和构思,然后让同学们进行评价和学习,启发他们在学习中学会突破和创新,这样一堂课下来总会有几个出色的作品博得大家的一致好评,而教学的目标也实现了,学生之间有交流也有学习,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培养和个体的健康成长。
注重评价,让学习成为一种乐趣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自己起到的是导演的作用。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给与学生正确的鼓励与评价,常常用“你的想法很好”“你今天很棒”“太有创意了”“有进步”等学生,每节课都会评选“今日之星”,对学生的写作品中给予“最佳设计奖”、“最具创意作品”、“最佳表现奖”等,使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评价,这种评价既有老师的认可又有同学的赞赏,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正确的认识自己。一个优秀的学生必须是一个积极的学习者,只有提高他们的兴趣,才会是他们有更好的成绩,更投入的表现,更好的作品和更深刻的体会。
美术教育的作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相信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美术教育将会接触更加丰硕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