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九年级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美术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校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已配备一新,这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的学,充分地展现了新课程改革的优势。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强化了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使教学符合学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我用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个人感受。
精心设计课程,展现欣赏课的魅力
欣赏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无疑是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通过欣赏来提升学生境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如在上欣赏课《加菜义民》时,我借助网络选取了雕塑的远中近景三个不同的方位,从各种角度展现了整个作品,再配以音乐,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先去欣赏,先去体会,短短的几分钟,使学生领略这个伟大的作品,然后,从创作的背景,作品的内涵,以及作品带给人类的艺术震憾,从而引出罗丹这位伟大的雕塑家,让学生去体会,“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少发现。”整个的教学都围绕着“知,情,意,行”四个环节进行,一堂课下来,学生个个如品甘露,摆脱了那种“一本书,一支笔”的枯燥说教。
二,认真组织教材,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在教学中,设计和组织教材是环环相扣的,针对于不同班级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教学,我在讲解《捣练图》时,就将教材分成了三个部分:一,欣赏中国画。二,品味中国画。三,评价中国画。在课堂上三个环节环环相扣,互相渗透最终达到教学的目标,在三个环节中第一个环节由老师带领学生完成,二、三环节由学生自主完成。而在课堂上教师要很好地把握课堂,如有位同学在课堂上说:“老师,这幅画一点都不美,你看,人都那么胖,没身材。”同学们哄堂大笑,我立即接过来:“你看我不也挺胖的吗?可是我要坐上时光穿梭机回到唐朝,我可是个大美女啊!”立即就有同学说:“唐朝以胖为美,以丰满为时尚,正所谓的“环肥燕瘦”。”问题解决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目标也达到了。
利用多媒体优势,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优秀的艺术作品总能给人以美的感受,,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配合学生调动积极性,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和情感。如在欣赏《春》时,紧跟欣赏过程,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稍加提示作品的背景,内容,让学生再仔细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以及造型,再配以钢琴曲《爱的罗曼史》,这时学生就自然入境,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于是学生积极认同的心理活动本身就由理性参与欣赏活动而深化,从而获得了对艺术作品审美愉悦和审美想象。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学习的积极性无疑会大大提高。
四,把握重点,把握教材深浅。
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创造力是美术课的主要任务,但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是专业人员教育,在把握教材上,既要审美又要德育,达到感情的升华,使学生有感知,有体会。超出学生欣赏能力的东西,要少讲,抓住直观的,生动的内容去进行讲授,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容易把握,更容易形成审美认识。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体,以生活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中只有抓住学生的学习特点,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多媒体是我们每位教师的好帮手,同时也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用好多媒体。一堂好的美术课也应该是一幅引人入胜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