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是研究生党建工作的生力军,其教育培养直接关乎党建工作的质量。采用调研问卷形式挖掘目前教育培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以意见和建议的形式提出整改方法,为后续研究生党建工作的发展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保障。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教育培养
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员队伍素质能力的高低、作用发挥的充分与否,事关党的执政能力、事业发展和社会稳定[1]。研究生党建工作能否在其培养阶段得以顺利开展,主要倚仗于研究生群体中的党员素质和能力,而高校党员多由入党积极分子发展而来。新常态下, 高校党员的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已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和系统的培训体系,但往往忽略了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应该“把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上”[2]。因此,在入党积极分子范围内开展情况调研活动,旨在发现现时期下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了解研究生思想现状,明晰积极分子培养重点,探索有效培养方式,使研究生党员队伍在质与量上达到配合统一。此次问卷题目多涉及对支部结构、活动开展、推优程序、积极分子素质能力以及研究生积极分子对支部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等。问卷共发放600份,实收有效问卷564份,回收率为94%。从回收问卷统计结果来看,主要反映了以下问题:
一、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的突出特点
(一)大部分积极分子积极关注国内外时事要闻
国内外时事要闻的关切程度是衡量积极分子的政治思维敏锐性的重要指标。有94.36%的入党积极分子表示会密切关注“两会”的全过程;有85.98%的入党积极分子表示期待后续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有98.87%的积极分子表示关注近期的“乐天事件”。调研统计数据显示,部分积极分子对国内外时事要闻给予高度关注,展现出“90后”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热情和浓厚的爱国情怀。
(二)绝大多数积极分子对 “从严治党”理念有正确认知
对我党现行思想的认同,是衡量积极分子政治思想态度的重要标准。有97.98% 的入党积极分子对“严肃处理党内一切腐败现象”问题选择“同意”;有91.19%的入党积极分子对“当代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问题表示“赞同”并对前景都抱有极大希望。以上数据说明,“从严治党”理念指导下的我当发展,得到了广大基层积极分子的高度赞扬和认可,政治思想态度趋势化明显。
(三)积极分子基本具有较端正的入党动机
入党动机是衡量积极分子能否成为一名合格党员的先觉条件。有84.59%的入党积极分子认同党的执政理念,并“愿成为其中分子”;有79.65%的入党积极分子认同党的服务宗旨“更好的为人民服务”;有65.68%的入党积极分子认同“入党后对个人素质能力提高有更多帮助”。从数据看,绝大多数入党积极分子都是怀揣着正确的动机追求入党,将党的最高理想与个人价值目标有机统一,顺应现阶段我党的发展方向。但仍有11.84%的入党积极分子动机中带有“隐性利益”的因素,其中近50%的积极分子认为入党是一种无形的竞争力,可能会利于未来仕途发展。
(四)积极分子仍不太重视党章和经典语录的阅读
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政治觉悟是关系到党组织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阅读情况统计中,有68.89%“看了三分之一”;有21.09%“看了一半”的比例为;有8.05%“看了一遍”;“看了两遍”的仅有2.79%;选择“看了三遍以上(含三遍)”的比例为0%。统计数据表明,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在理论武装上还是有所欠缺,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对党章和经典语录阅读重视程度不够,思想政治觉悟、理论知识阅读学习能力都丞待提升。
二、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意见和建议
基于以上问卷中体现出的突出特点,本着“培养输送优秀积极分子”的初衷,教育培养工作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思想政治觉悟教育:
以《党章》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作为既定教材,强化“三会一课”阵地建设,大力加强思想引领,强化学习意识,将党的理念、党的精神传递到积极分子队伍中去。此外,适应新形势下网络化趋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强“网络党校”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互动性,提升党校培训质量,实现党校教育网络化、教学手段现代化,构建“网络党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性[3]。
(二)加强思想政治信仰教育: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4]。高校作为党建工作的主阵地,应将政治信仰教育放在研究生党员发展工作的的重要位置。从爱党爱国之情感悟信仰;从真人真事之美崇尚信仰,提高研究生积极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
(三)加强思想政治动机教育:
入党动机教育重在“引导”。新时期下积极分子多为90后,他们思想灵活、个性张扬、单纯直率、容易被人或事,甚至是思想所左右。在社会转型期间,他们受到了多元化的信息冲击,不只有正面的、先进的,也有负面的、消极的。由于他们社会阅历尚欠,对于很多事件无法透过表面去探讨本质和深层因素[5]。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新媒体,采取多形式、多手段的宣传教育模式,力求烘托正确的思想动机氛围。
(四)加强思想政治氛围教育:
新形势下,在习总书记带领下,推出了一系列党内指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从严治党、打铁需要自身硬、《条例》和《准则》的颁布等等,无一不在碰撞着共产党人的惯性思想。作为时代的继承者,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更要深刻领悟政治理念带来的巨大冲击,各高校应组织全体进行集中、系统、深入的学习和领会,结合自身专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出适合高校党建工作发展的政治指导理念。此外,高校应立足于国情、党情、校情,有针对性地将思想政治氛围搞起来,氛围有了,再采用多种教育模式对积极分子进行思想梳理,一定会有利于积极分子队伍的教育培养建设。
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是研究生党建工作的中心,他们的培养教育工作事关未来党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系统的工程。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与党员队伍建设息息相关,高校应该转变传统观念,制定科学、完善的培养策略。先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全方位的考察,确立资格后再借助党校、培养人、教师的力量实施培养,营造全员参与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新模式,同时设计不同类型的学校和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入党积极分子的内在潜能,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确保入党积极分子真正成为研究生党组织的中坚力量。通过问卷的分析总结,发现共性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一方面,提升了研究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另一方面,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机会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