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高尔夫运动在中国地发展,球员对球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当今球具品牌虽然多,但出厂的商品都是标准化的,而球员的挥杆却是个性化的,这之间存在着差异,特别是高水平选手间的特点更是明显,这就直接催生了量身定制球具的服务——工坊的核心内容。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围绕着天津体育学院开设工坊制作课程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分析。
关键词:高尔夫工坊;职业教育;教学系统
1 中国高尔夫工坊的发展概况
据调查资料得知,国内第一家高尔夫工坊是1999年开业的北京宝日隆高尔夫工坊;2003年研宝高尔夫工坊诞生(也叫及迪工坊),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高尔夫工坊之一,该工坊还在国内开展培训业务、培养技师;2005年广州观澜湖也成立了一家工坊,也是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杆维修中心。此外还有一些日本技师在华开办的工坊,以及各大球具的品牌授权的代理工坊也不在少数。但总体而言,中国的高尔夫工坊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且分布零散,规模较小。
2 高校开设工坊课程的必要性
2.1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通过对比发现,国内的球员使用的球杆以商店销售的工厂生产的套杆为主。而根据查阅资料后得知,一个地区的高尔夫运动的发展在经过量化的球杆生产销售后,会必然的进入工坊的个性化制作阶段。而国内目前的工坊市场存在着一定的空白,急需高水准的技术人员来填补。
2.2 缺乏正规化的教育机构
表1 具有高尔夫专业并有开设工坊课程的高校得基本情况 学校 聘请方式 教师的主要工作 任课教师人数 涉及内容 郑州大学 外聘 教练 1位 球杆选择与维修
海南师范大学 外聘 工坊技师 1位 维修与量身定做
廊坊东方职 本校老师 专业老师 1位 球具构造与维护
业技术学院
天津商业大学 本校老师 专业老师 1位 球具制造与维修
辽宁职业学校 本校老师 教练 1位 球具的维护 通过电话与座谈调查得知,目前行业内的工坊技师大都是通过学徒的方式学习工坊技术,而国内有一些高尔夫专业的高校也开设了相关课程进行教学,但真正由专业人员执教的却很少。而所进行的内容也只是工坊的基本知识,仅海南师范大学涉及了工坊的核心——量身定做。
3 高校开设工坊课程的主要优势
3. 1 专业学生的数量优势
通过工坊师傅们得知,由于场地等因素的限制,他们各自在培养的学徒时,每次最多5人。而天津体育学院各届毕业的高尔夫专业人数在14-25之间,所以在开设工坊制作课程的人才数量上具有相对优势。
3.2 学生的相关专业能力强
经调研,该校高尔夫专业学生从二年级起对技术动作、球具的构造和分类都有学习,且三年级开始进行下场实践,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因此该校学生具备学习工坊制作课程的相关知识和经验技能。
3.3 学生在学习兴趣上的优势
据统计分析得知,在总人数为70的三届高尔夫专业学生中,有61名学生表示希望学习该内容,占总数的87%,表明绝大多数同学对此课程的兴趣。
3.4学校在教学的系统上的优势
根据对多家工坊调查反馈,由于运作成本方面的关系,他们在培养技师时最多教授一个月,就要开始上岗工作。不但时间短,而且系统性不强,造成这些学徒不能全面地掌握知识,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固定的工作。因此,相对于师徒制教学,学校拥有更系统性的教学方式,且联系性更强,能便于学生消化和吸收技能知识。
4. 结论
目前国内工坊市场大量缺乏优秀的工坊人才,但社会机构和高校培养的人才却不足以满足需求,因而该校高尔夫专业具有开设工坊制作课程的需要;其次,该校专业学生人数多、专业基础知识全面、兴趣浓厚,学校又具有科学完善的教学系统,因而开设工坊课程具有一定优势;同时,经调查,专业课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该课程具有积极向上的意义,能帮助同学们拓展知识面,增加未来就业的选择;另外目前学校在教师的聘请、设备材料的购买和架设工坊设备的教室问题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阻碍着该课程的开设,但这些困难并不是不可解决的。因此,作者认为该课程开设是可行的。
参 考 文 献
[1] 罗建章.高尔夫球杆发展演变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5
[2] 孔维东.浅谈高尔夫球具工房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14
[3] 孔祥盈.探秘高尔夫工坊[J].世界高尔夫,2012
[4] 刘惠英.中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前景透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
[5] 林永革,杨亮.我国高尔夫产业的现状与前景[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25(4)
[6] 詹兴永.我国体育消费现状与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
[7] 董宇斌.天津地区高尔夫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