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服中心  |  合作联系
搜刊网
论文下载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论文下载 > 教育科学 > 浅谈边远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浅谈边远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互联网 sk001 | 牛成宝
【分  类】 教育科学
【关 键 词】 教师队伍结构;师资;教师补充机制;
【来  源】 互联网
【收  录】 中文学术期刊网
正文:

  摘要:农村中小学好像是后娘养的,教学资源配置总是先紧着城市中学,这样的不平等趋势,仍在加剧,尤其是教师的配置,更是令人扼腕。本文分析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现状:师资力量匮乏;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同时,根据现状采取应对措施: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加强教师培训,激励教师进行自学和教研,以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和职业技能水平;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关键词:教师队伍结构;师资;教师补充机制;

  农村基础教育对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对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建设性作用。自从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就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但是,由于受社会形态、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及其他诸多历史原因的影响和制约,农村中小学教育和城市相比,仍然有相当大的差距。那么,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事业如何实现科学健康快速的发展呢?作为一名农村中学教师,我认为,首先要从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和核心要素教师入手,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下边就以积石山县保安族中学的实际为例,谈谈对教师队伍建设的肤浅看法,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斧正。

  一、全校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一)师资匮乏。

  由于我校地处偏僻农村,生活和自然条件相对较差,教师又没有特殊待遇,很多教师不愿到农村任教。许多教师刚分配就调出,再加上近几年县城中学扩招,从农村大量招聘教师。今年我校就有20多名老师调入县城,随着进城教师的增多导致我校师资力量进一步匮乏,严重影响我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导致我校教学质量大幅度滑坡。另外,也加剧优秀学生转入县城。他们的离开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我校其他教师工作的信心和留校工作的决心,导致恶性循环。如何留住现有的优秀教师,稳定教师队伍,保住现有的生源,巩固入学率已经成为我校当务之急。另外,造成农村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农村的老师工作出色就可以调入城市,而城里的优秀教师几乎不可能到农村任教,这种机制导致农村中小学只能配备较差教学资源,这也是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见,农村中小学师资配置现状严重阻滞我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1、教师学历达标率低,专业化程度不高。农村中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以我校为例,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的比例不到全体教师的9%,其中大部分又是在职函授取得的,而且中专学历的老师包括代课老师又占相当比例。我校科任教师第一学历达标率仅仅为78%。尽管通过学历补偿教育和组织培训,近几年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一些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另外,新分配的特岗和新考录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非师范专业,基本不懂如何教学。一部分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固步自封,不求进取,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不成梯队。可见,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学生素质的提高。2、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够,热情不足;缺乏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导致学校的教研工作流于形式。由于教师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迟效性,老师生活清贫,学校活动圈子小,慢慢的原有的逐渐热情消失,滋生出无奈、厌教的情绪。目前我校缺少骨干教师,无法带动学校的教学工作向良性发展,年轻教师不愿主讲公开课,被动参加听课、评课,而不研究教法、学法,不能独立撰写教研论文。学校要检查教研工作情况,他们匆忙应付,教研工作不能有效落实,业务水平和教学业绩自然很难提高。老教师又有些拈轻怕重,脱离岗位,即使在一线教书也多是墨守陈规,照本宣科,何谈创新。

  (三)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1、学科结构不合理。农村中小学普遍缺少音乐和美术教师,我校如今没有一名美术老师只有一名非专业的音乐老师,造成大多数班级有非专业老师任教。2、职称结构不合理。以我校为例,一百多名教师中没有一名高级教师,中级教师也只有四名,近半数的科人教师没有职称,且本县三年才评定一次职称。3、知识结构不合理。部分教师从未接受过师范教教育,教学的许多方法可以说是一片空白,还有一部分教师缺乏终身学习的理念,知识更新缓慢,加上农村信息闭塞,外出学习的机会少,许多老师长期吃老本儿,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4、年龄结构不合理。在我校上课的老师中年龄最大37岁,平均年龄不到30岁。“老的老,小的小”,而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严重不足,无疑影响着农村中小学的长足发展。可见,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缺乏梯度性和层次性,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健康发展。也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

  1、协调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引进和分配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教;2、申请设立农村中小学教师岗位津贴,并建立最低服务期限制度;3、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使其工资远高于城市,吸引优秀教师到农村工作。4、协调城市和农村中小学,建立教师轮岗交流制度,特别是紧缺学科教师可以跨校任教,学校给予一定补助,以保证农村中小学可以正常运转。

  (二)加强教师培训,激励教师进行自学和教研,以提高教师学历和职业技能水平。

  1、“请进”与“走出”相结合,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以不同形式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到其他学校学习交流,提高教学技能。2、充分利用互联网、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设备,开展网上培训,使教师足不出户就能参加培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积极鼓励教师自发组织集体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实现自我培训。4、激励教师自学、钻研教法和撰写论文。对教师取得第二学历给予奖励。5、加强师德师风教育。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紧密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生学习的崇高的职业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工作事业心与责任感。6、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全面提高师德素养。7、健全师德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师德模范评选”活动,对长期在农村任教并做出突出贡献的老师,学校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希望政府也给予表彰,以引导和鼓励广大教师到农村、偏远地区任教。

  (三)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1、建议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合理核定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及其组成情况,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师资力量,优化学科结构。2、职称评聘方面,给予农村中学教师更多优惠,以解决职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3、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继续学习,扩展知识面,提高专业知识水平。4、农村中小学必须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和谐,有利于教师工作和生活的良好氛围,使学校成为教师安心工作和成熟发展的舞台。这样,有利于培养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科结构等相对优化的师资队伍。

相关推荐
热门期刊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武警工程大学学报》
《武警工程大学学报》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1-1486/Z,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建...
中医儿科《中医儿科》
《中医儿科》杂志,双月刊,于200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62-1176/R,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标准...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三峡大学学报》杂志,于1979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2-1735/TV,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土木水...
科普童话《科普童话》
《科普童话》杂志,周刊,于2013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23-1522/N,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现代教...
八桂侨刊《八桂侨刊》
《八桂侨刊》杂志,于1987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45-1269/D,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华人教育、...
民俗研究《民俗研究》
《民俗研究》杂志,于1985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创刊,CN:37-1178/K,本刊在国内外有广泛的覆盖面,题材新颖,信息量大、时效性强的特点,其中主要栏目有:他山石、随...
友情链接
中教杯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维普网 中国科学院 中国国家图书馆 央视英文版 中国留学网 中青网 中国国家人才网 中国经济网 中国日报网 中国新闻网 中国学术期刊网
关于我们
平台简介
诚聘英才
企业文化
竞争优势
版权信息
服务条款
客服承诺
常见问题
版权声明
合作加盟
期刊加盟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期刊大全
论文下载
课题申报
学术会议
编辑QQ
编辑联络
2007-2023
中文学术期刊检索机构
bianjibu777@qq.com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2007- 2023 中国学术期刊网(qika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08252号
本站是学术论文网络平台,若期刊网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期刊网客服取得联系,联系信箱: bianjibu777@qq.com    
中国学术期刊网